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是一种免疫性的综合征,属于比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具体是血液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骨髓中的巨细胞正常或出现增多和幼稚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型症状

  急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多出现在10岁以下的儿童身上,男女都有,多发季节是冬春季,发病的人群大多具有病毒感染史,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的潜伏期在1-3周,成年人患急性型比较少见。主要表现胃癌皮肤和黏膜出血,而且情况比较严重,皮肤出现,呈现大小不同的瘀点,集中在四肢。另外还可能伴有多种出血症状,如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等。如果患者并发头痛和呕吐,要警惕患颅内出血的可能。急性型大多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持续4-6周。

  慢性型症状

  慢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占该病的大部分,约80%,患者大多是20-50岁女性。起病比较隐匿,患者会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瘀点和瘀斑会出现在任意部位发皮肤或黏膜。可能出现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深部出现、颅内出血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现可能导致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出血,如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而且出血的情况大多都会比较严重,如果颅内出血,则会引起,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严重者会出现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健康专栏 >>

5456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