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吃母乳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被称为母乳性黄疸,它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黄疸,要比普通生理性的黄疸要症状严重得多。但是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它会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病情继续加重,如持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正常情况下,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也不会出现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除了比正常生理性黄疸的症状要严重意外,不会有其他特殊症状。一般也不会引起大的损害,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并且及时停止喂奶或用牛奶等其他奶制品替代母乳,一般是可以在停止母乳喂养之后自行恢复的。所以妈妈们不用为此太过担心。停用母乳的时间一般是:停止喂哺母乳2-3天,用配方奶代替。假如胆红素在停乳后下降50%,即可确诊,若2-3天后再次哺乳,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上升至1-3mg/dl,但不会再达到上述高水平。如果确实黄疸现象比较严重需要治疗的话,可以采取服用维生素C及B1、B6,可以保护肝脏。还可以用维生素B12注射液0.1-0.2毫升,在足三里穴注射,隔日1次连用2-3次即可。最后专家建议说,如果新生儿是足月或者健康的宝宝的话,一般是建议母乳喂养的,如果出现了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可以暂停哺乳2-3天,待黄疸水平恢复以后即可继续哺乳。对于母乳性黄疸,只要不是太过严重,一般是不需要过多采取治疗的,在调理和停止哺乳以后,症状也会自行消失的,所以患儿家长不必因此太过紧张。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39健康百科——最实用的健康公众号,十万人的共同选择。

  

健康专栏 >>

5456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