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有写作蹠骨,是脚趾上方的一节骨头,属于长骨。跖骨骨折是骨折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是足背肿胀,足尖负重出现障碍,宜家步行时借助足跟等特点,骨折的部位出现压痛,患者感觉身体疲惫和无力,行动受到限制。骨折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皮下出血,足背部高度肿胀。
因为跖骨属于长骨,出现跖骨骨折的部位也大多不相同,一般分为5各类型。
1.跖骨头骨折。一般是由于直接的暴力打击引起的,大部分跖骨头骨折的患者,跖骨前方的关节都会受到波及。但跖骨头骨折的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治疗首先是复位,然后需要石膏或者克氏针交叉固定,约7-10天后拔出。
2.跖骨颈骨折。出现的几率比跖骨头骨折多,骨折以后跖骨头的部分会向跖侧以为,因此治疗前首先需要进行复位。
3.跖骨干骨折。外力的撞击或挤压都可能导致跖骨干骨折,此种骨折比较多见,常常是多跟跖骨同时出现骨折。治疗一般不需要手术,除非发生严重错位,切开复位以后使用钢针固定。
4.跖骨基底部骨折。由于直接暴力或是足部扭伤导致。其中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几乎都是由于足内翻损伤时被腓骨短肌牵拉所引起。个别患者需要切开复位和使用内固定术。
5.跖骨行军骨折。也叫做行军疲劳骨折,经常发生在长途行军的军人身上,因此也叫做行军骨折。在行军过程中,超负荷的压应力作用于足的纵弓处形成骨折,其中第二和第三跖骨受力组最大,因此容易出现骨折。治疗行军骨折需要看严重程度,病情比较轻微,可以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固定,休息3-4周即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骨折线明显,就需要用石膏进行固定。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5456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