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上,积聚是一个病名,积为脏病,有形,结块不动,痛处固定,病在血分;聚为腑病,无形,包块会移动,痛处不固定,病在气分。因两者关系密切,人们常一并论述。在西医上,腹腔肿瘤、肝脾肿大、增生型结肠核的范畴都为“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梗阻引起的包块与“聚”有关。积聚主要病位在肝脾,积证以血瘀为主,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聚诊查依据及治疗方法分别是什么?
积聚诊查依据
1.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
2.伴有腹部不适或腹部疼痛等症状。
3.伴有情志抑郁、肝脾不适、酒食不节、饥饱失常、寒邪入侵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
积聚治疗方法
(一)聚证
1.肝气郁结证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香附、青皮、枳壳、郁金、台乌药。
2.食滞痰阻证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方药:六磨汤加减。
成分:大黄、槟榔、枳实、沉香、木香、乌药。
(二)积证
1.气滞血阻证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成分: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
2.瘀血内结证
治法: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方药: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成分: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香附、乌药、陈皮、人参、白术、黄精、甘草。
3.正虚瘀结证
治法: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方药: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香附、槟榔。
更多精彩内容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39疾病百科官方微信获取,关注有惊喜哦!
5456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