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筱佩 内分泌内科 主任医师
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擅长:在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生长发育异常,及各种代谢病如痛风、肥胖症、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等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广东省省委保健专家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肾上腺学组组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华糖尿病杂志通信编委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

 

  如何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一直是广大内分泌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另外,对于血糖比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对有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怎么样的管理策略?是不是大家的血糖降的越低越快就越好呢?

  糖尿病治疗个体化怎么个个体化法?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病理生理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糖尿病治疗领域循证医学新证据和新的降糖药的不断涌现,临床医生可选择的降糖药物更多,但同时也面临着抉择与争议。鉴于此,医生为患者量身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曹筱佩,在《2型糖尿病管理新模式》的健康讲座上介绍,201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联合发布立场声明,强调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曹医师解释,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管理以患者为中心的定义是,除了治疗方案要结合药物的特点和疗效外,还需尊重符合患者的偏好、需求和价值观,并确保 据患者个体情况指导所有临床策略,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个体化血糖管理的目标是多少?

  曹医师介绍,因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所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如:血糖、体重、年龄、性别、种族、合并症及低血糖发生特点等。

  所以,对于大多数患者血糖管理的目标,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可以降低微血管并发症,空腹血糖低于7.2mmol/L  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而更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6.0—6.5%)可能适用于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没有明显的CVD、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对那些存在严重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长、存在明显的并发症或合并症、通过多种手段仍难以实现血糖控制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更需宽松(7.5—8.0%)。

 

 

健康专栏 >>

5456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