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指数解读
β-内酰胺酶检查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β-内酰胺酶检查过程
β-内酰胺酶的检测 临床标本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以及最近发现的肠球菌属少数菌株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出现耐药。由于上述菌株产生 β-内酰胺酶水解前述抗生素。检测该酶有下列方法:
1微生物活性消失法 此法是以一株对青霉素高度敏感的枯草芽胞杆菌的指示菌,如待检菌株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了青霉素,则在划线两边有枯草芽胞菌生长,否则指示菌仍呈很大抑菌环。
2淀粉-碘测定法 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碘与被打开β内酰胺环结合,使蓝色的淀粉-碘复合物转变成无色。 方法:用pH6.0磷酸缓冲液配制青霉素悬液 6000μg/ml,取该液0.1 ml置于微量稀释板凹孔中,挑选检测菌株数个菌落混悬于其中,摇动30min,静置室温中1h,加淀粉液2滴,再加碘液1滴,混合,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阳性者当加入碘液后,首先立即出现蓝色、如在10min内消失蓝色,提示该菌产生β-内酰胺酶。
3酸测量法 青霉素被β-内酶胺酶水解后成青霉素酸,pH值下降6.8以下,用酚红指示剂,由红(紫)色 (原液:枸橼酸缓冲液pH8.5) → 黄色(pH6.8以下)。 4头孢硝基噻吩显色反应
β-内酰胺酶注意事项
1、检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2、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不合宜人群: 没有。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