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术不适应人群

年纪较轻以及有糖尿病的病人尽量不要做此类手术。

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后

  1.内外侧副韧带同时断裂。  2.包含有侧副韧带的大块骨缺损。  3.老年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4.老年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5.老年反屈畸形。  6.无法进行间隙平衡的骨性融合膝关节。
,
年纪较轻以及有糖尿病的病人尽量不要做此类手术。
,

膝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

  下肢手术后常常发生血栓形成,患者术后要穿抗血栓长袜或充气压缩长袜,这样重要可以降低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此外,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开始名医运动和行走。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协助才能下床。卧床时,要经常曲伸踝关节以防止血栓形成。

,

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准备:
膝关节置换术注意事项:   下肢手术后常常发生血栓形成,患者术后要穿抗血栓长袜或充气压缩长袜,这样重要可以降低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此外,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开始名医运动和行走。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协助才能下床。卧床时,要经常曲伸踝关节以防止血栓形成。

,

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1.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肺梗死,危及生命。临床诊断可进行静脉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造影的准确率更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以及使用抗血栓祙和足底静脉泵等机械疗法。

  2.感染

  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引起感染的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微球菌等。对感染的预防更重要:在手术室备皮、减少术前住院时间、治疗潜在的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预防使用抗生素、使用层流手术室、减少手术室内人员的数量和人员的流动、手术人员戴双层手套、减少手术时间、闭合切口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等。当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时,可使用万古霉素。

  感染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当术后持续疼痛,或者疼痛缓解后,膝关节运动功能良好,而再次出现疼痛,应怀疑感染。诊断关节置换后感染比较可靠的指标是C反应蛋白,其峰值出现在术后24~48h,以后逐渐下降,3周后恢复正常。X线片上出现骨与骨水泥交界面骨吸收,囊性变。穿刺抽吸涂片、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为增加敏感性,可反复多次进行。

  一旦确诊,可采取保留假体的关节清创冲洗术,但只适用少数患者:即后4周以内出现的感染,或急性血行播散性感染,同时假体固定牢固,但是在清创时一定要更换塑料衬垫。否则应该进行关节彻底清创冲洗,取出假体,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置入,最好采用可活动的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感染控制后,二期行翻修手术,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彻底清创,然后选择合适的假体进行翻修。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一般应长于6周,停用2周以上抗生素,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关节穿刺培养阴性时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手术时要取病理确认感染已经控制才可以进行翻修。对于难以控制的感染也可以考虑采用切除性关节成形术或关节融合术。

  3.髌股关节并发症

  包括髌股关节不稳、髌骨骨折、髌骨假体断裂或松动、髌骨撞击综合征和伸膝装置断裂等,常与软组织不平衡与假体位置不佳有关。因此,选择正确的假体,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是预防髌股关节并发症最重要的方法。其中伸膝装置断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重建后的关节功能不会太好。

  4.血管神经并发症

  膝关节置换术后动脉损伤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详细检查患肢循环情况,发现问题请专科会诊。腓总神经损伤较为常见,主要与矫正固定的外翻和屈曲畸形有关。腓总神经损伤症状常出现在术后24h内。一旦发现,立即松解膝部包扎与固定,屈膝15°,以松弛腓总神经。有足下垂时,应使用支具固定。手术探查松解腓总神经效果不肯定。

  5.假体周围骨折

  以前倾向于非手术治疗,目前倾向于根据假体的类型、骨折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

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

  1.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5~7d。

  2.当24h内引流量少于50ml,或术后72h可拔除引流管。当然,也有人主张不放引流管的,但是最好术后常规使用引流管。

  3.术前1d晚上开始皮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用10d,年轻者或有出血倾向者可提前停用。现在已经出现口服的抗凝药,安全有效。可以减少患者皮下使用的痛苦。

  4.术后使用3~5d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尤其是对一次手术进行双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5.术后继续使用COX2抑制药,可以明显减少强力镇痛药的使用。

  6.对老年人,近期活动少,有凝血倾向者,术后可穿抗血栓祙,使用足底静脉泵。

  7.术后当天进行有序的康复锻炼。

手术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