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术适应症
1.由于手术或外伤引起的胆管离断,宜即刻施行胆管端端吻合术。
,2.由于结石、慢性炎症经多次手术,遗有瘢痕狭窄,宜行瘢痕切除和胆管修建术。
,3.少数先天性肝外胆管狭窄或闭锁,也可通过胆管重建术沟通胆道与肠道。
肝外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术手术后
1.由于手术或外伤引起的胆管离断,宜即刻施行胆管端端吻合术。
2.由于结石、慢性炎症经多次手术,遗有瘢痕狭窄,宜行瘢痕切除和胆管修建术。
3.少数先天性肝外胆管狭窄或闭锁,也可通过胆管重建术沟通胆道与肠道。
肝外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术注意事项:
以上4种修复手术,均应注意以下事项:
1.分离胆管时,若因粘连较多,解剖不清,不易辨认,狭窄部位较低已接近胰腺水平时,可先切开十二指肠第二部,显露十二指肠乳头,用胆道探稍加扩张,并向上伸入胆管,了解其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2.分离肝门粘连时,需注意避免损伤横结肠与十二指肠,以免引起肠瘘及腹腔内严重感染。分离胆总管上段时,宜自肝门开始较为安全,可先用细针头作试验穿刺,证实后再分,才不易损伤门静脉或肝动脉。分离胆总管下段时,应充分分离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及胰头,注意勿
肝外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术术前准备:
1.胆管缺损病人,病情常较复杂,必须详细了解病史。术前应行胆道造影,确定胆管位置、缺损程度,以便选择合宜的术式。
2.病人常有黄疸、贫血、消瘦、脱水;同时,手术时间较长,需作充分术前准备。具体准备参见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3.作好术中造影及胆道镜准备。
肝外胆管损伤及狭窄修复术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无休克者次日改半坐位。
2.香烟引流一般于术后2~3日拔除;如引流物多,可适当延缓。拔除时,应轻柔旋转,逐渐外拔,以免不慎连同造瘘等一起拔脱,造成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
3.将t形管连接于消毒引流瓶或引流袋。术后每日观察引流胆汁的颜色、容量、臭味、脓絮等,必要时可作胆汁镜检和培养。术后5日起,可用生理盐水灌洗引流管。术后10日,可经t形管作胆道逆行造影检查。如无特殊,夹管1~2日,无特殊反应时即可拔管。
拔t形管的指征是:①无腹痛发作,体温、脉搏、白细胞均正常;②黄疸消退;③大便颜色正常;④引流量逐渐减少,胆汁澄清、无脓球、虫卵等;⑤试夹t形管1~2日,无腹痛、腹胀,或发热等反应;⑥胆道造影正常,胆道下端通畅。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