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发抖详述
病因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导致自主(植物)神经的失衡在过劳、高度紧张、精神创伤等应激情况下诱发起病。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现认为与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或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过度敏感有关。研究证实,患者的血、尿中儿茶酚胺含量正常,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等症状和高心搏量状态加剧,给β受体阻滞药后则症状高心搏量很快改善因此,说明了并非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是心脏β受体对儿茶酚胺或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增强或过度敏感所致。
2、病理生理心排量取决于心率与心搏量,后者又取决于心肌收缩力、心脏前负荷(静脉回心血量、心室扩张度)和心脏后负荷(外周血管阻力),并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血中儿茶酚胺与乙酰胆碱浓度和体温等因素调节正常人在上述因素协调下,静息时心排量恒定,成人心脏指数为2.6~4.0L/(min·m2),体力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后及湿热环境下可以增加,但睡眠体位改变无影响。
手足发抖就诊指南
手足发抖就诊指南针对手足发抖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手足发抖挂什么科室的号?手足发抖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手足发抖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手足发抖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手足发抖患者就医,解决手足发抖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建议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
- 可能疾病
- 1、 心肌炎,可能伴随恶心与呕吐、疲劳、不典型胸痛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或心胸外科就诊。
- 2、 小儿心肌炎,可能伴随奔马律心音、收缩期杂音、水肿等症状,应去儿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
- 3、 β受体亢进症,可能伴随过劳死、端坐呼吸、手足发抖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 4、 振栗,可能伴随手足发抖等症状,应去中医科就诊。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