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病因,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近年来随着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HPV感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有致癌性。HPV根据其致癌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HPV16,18,45,56为高危型,HPV31,33,35等11种为中危型,HPV6,11,26等8种为低危型。CINⅠ及亚临床HPV感染常为HPV6,11型,CINⅢ80%为HPV16型感染。
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其细胞内染色体常伴有HPV基因的整合,从而启动E1、E2基因,导致病毒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的表达,其后E6、E7基因编码合成多功能蛋白从而干扰细胞生长,在16、18型高危的HPV感染者起着重要的细胞癌变作用。高危型HPV E6蛋白可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结合,导致p53降解,E7基因产物是一种核磷酸蛋白与肿瘤抑制基因retinoblastoma基因(PRb)产物结合导致其功能灭活,从而影响其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2.其他因素
(1)吸烟:
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降解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宫颈刺激性,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微生物感染:
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滴虫感染可增加对HPV的易感性,从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关。
(3)内源性与外源性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可致CIN的发生增加,如Hodgkin病、白血病、胶原性血管病与HPV感染性疾病发生有关。
二、发病机制
1.宫颈不典型增生
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既具有异型性,又保持分化能力。镜下特点为:①细胞核增大、深染,大小形态不一;②染色质增多、粗大;③核浆比例增大;④核分裂增多;⑤细胞极性紊乱至消失。根据细胞异型程度及上皮累及范围,宫颈不典型增生又分为轻、中、重三度(或三级)。
(1)轻度不典型增生(或称Ⅰ级):
细胞异型性轻,异常增生的细胞仅限于上皮层的下1/3,中、表层细胞正常。
(2)中度不典型增生(或称Ⅱ级):
细胞异型性明显,异常增生的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2/3,未累及表层。
(3)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称Ⅲ级):
细胞异型性显著,异常增生的细胞占据上皮内2/3以上或达全层。
2.宫颈湿疣
组织学上分3类:①外生型,镜下呈乳头状生长;②内生型,上皮向间质内生长;③扁平型,最为常见,缺乏上述二型的特点,但细胞具有不典型改变,易误认为CIN。
Meisels等曾首先描述的主要镜下特点为:
(1)上皮中表层出现挖空细胞,细胞增大,核呈现异型性,可见双核或多核,核周胞浆中有不规则的空晕区域,而外周的胞浆致密。
(2)棘细胞增生。
(3)表层可见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细胞。
(4)间质乳头状增生向表面突起。其中挖空细胞是HPVI最典型的表现。1981年该作者又指出挖空细胞是湿疣和不典型增生的主要鉴别点,并详细描述挖空细胞的组织学表现。
3.宫颈原位癌
(1)宫颈原位鳞癌的基本特点:
癌细胞仅限于上皮内,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病理特征为:①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②细胞核大,核浆比例增大;③核异型性大,染色深浅不一;④异常核分裂象多见,在上皮各层均可发现。
(2)根据发生部位形成3类不同的细胞类型:
①大细胞角化型;②大细胞非角化型;③小细胞型。原位癌累及腺体十分常见,仍具有基底膜完整而无间质浸润的特点。原位癌累及腺体是指不典型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向基底部伸展,累及宫颈管黏膜中的腺体颈部,肿瘤边界清晰,周围间质无炎性反应,并可见残留的高柱状腺管上皮。如累及的腺体明显膨大、变形或互相融合、细胞分化不良时易发生浸润,应予重视,需与镜下浸润鉴别。
(3)由Friedll和Mckay描述的原位腺癌的病理特征为:
①常发生于颈管下段移行带附近。
②也可局限于一个宫颈管黏膜息肉内。
③可累及成组的腺体结构或单个腺体,呈芽状生长入间质,使腺体呈筛状改变,由上皮细胞构成的乳头亦可穿入腺体内或突出于颈管表面,但并非浸润。
④原位腺癌由假复层柱状上皮构成(舒仪经等,1995)。
4.CIN分级
(1)CIN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也分为三个级别:
①CINⅠ级:相当于极轻度和轻度不典型增生。
②CINⅡ级: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
③CINⅢ级: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2)最近有作者提出根据CIN细胞的成熟程度分为三个亚型:
①角化型;②非角化型;③小细胞型。认为这一分类将提供一个较完善的使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相互联系的形态学基础,并与宫颈癌的致癌机制的设想途径相关。
CINⅠ:上皮成熟,核异常少,有丝分裂少。未分化的细胞限于上皮深层(下1/3)。有丝分裂象可见,但不多,HPV感染的细胞病理变化在全层上皮均可观察到。
CINⅡ: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变化主要在上皮下的1/2或1/3,核异常比CINⅠ明显。上皮下1/2可见到核分裂象。
CINⅢ:上皮分化和分层可以缺乏或仅在上皮表层的1/4出现并伴有许多核分裂象,核异常可遍布上皮全层,许多核分裂象有异常。
细胞学者、病理学者和阴道镜学者互相沟通可提高三个级别CIN的报告水准。尤其有助于鉴别轻度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宫颈上皮内瘤变鉴别
宫颈上皮内瘤变应与正常化生及亚临床湿疣鉴别。
CIN经巴氏宫颈细胞学涂片染色可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别。在细胞学制片中观察单个细胞的改变进行CIN诊断和分级。组织学诊断还可观察到整个组织的其他特征,细胞学评价CIN基于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改变,经常很难判断。
所有不典型增生细胞核不同程度增大和形态多样是公认的。另一个主要的特点是核深染,核染色体分布不均形成团块状,有丝分裂象和核仁较少见。表层或中层细胞出现异常核仁多为低度CIN,而附基底层和基底层核仁异常则为高度CIN。胞浆量和核大小的关系(核浆比例)是评价CIN级别的最重要依据之一。核浆比例增高,CIN级别越高。同一张细胞学涂片中经常出现各种变化的细胞,包括有诊断争议的细胞,需有经验的细胞学专家鉴别。
宫颈上皮内瘤变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症状,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症状,宫颈上皮内瘤变有什么表现?得了宫颈上皮内瘤变会怎样?
一、症状
CIN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正常宫颈也占相当比例(10%~50%),故单凭肉眼观察无法诊断CIN。多数文献报道约半数原位癌患者无临床症状。舒仪经(1995)统计172例原位癌,仅5.2%有接触性出血,12.2%有少量的不规则出血,其余无症状。李楠等(2001)统计150例CIN中,白带增多和接触性出血者分别占26.0%和20.7%,无症状者占38.0%。
二、诊断
由于CIN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检查难以诊断CIN,目前趋于借助多种辅助诊断方法的联合使用,但最后确诊须靠病理检查。宫颈细胞学涂片 宫颈多点活检(碘染、肉眼观察VIA或阴道镜下) 颈管刮术已成为CIN和早期宫颈癌普遍采用的综合早诊方法,近年来早诊技术方面有较大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哪些并发病症,宫颈上皮内瘤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宫颈上皮内瘤变并发症
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常与浸润癌并存。
宫颈上皮内瘤变就诊
宫颈上皮内瘤变就诊指南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宫颈上皮内瘤变挂什么科室的号?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宫颈上皮内瘤变要做哪些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宫颈上皮内瘤变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就医,解决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息肉、髓样癌变、脓血性白带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肿瘤科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2天,复诊每次预留1天诊断标准:
由于CIN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检查难以诊断CIN,目前趋于借助多种辅助诊断方法的联合使用,但最后确诊须靠病理检查,宫颈细胞学涂片+宫颈多点活检(碘染,肉眼观察VIA或阴道镜下)+颈管刮术已成为CIN和早期宫颈癌普遍采用的综合早诊方法,近年来早诊技术方面有较大进展。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宫颈糜烂症状好转后不适随诊。重点检查项目:
1.细胞学检查
自1941年Papanicloaou和Traut创立用阴道脱落细胞学诊断方法以来,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此法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及多次重复的特点,已成为妇科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及宫颈癌普查中首选的初筛工具,从临床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诊断的正确率:细胞学阳性确诊率虽达95.4%,但不同作者报道的准确率差异很大(67%~92.6%),且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检出CIN的假阴性为10%~35%,甚至高达50%(Coppleson,1992),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取材部位:是影响涂片质量的关键,常规在宫颈外口的鳞柱交界处取材,但因有一定比例的宫颈癌起源于颈管,特别是腺癌及绝经前,后妇女或宫颈局部治疗后鳞柱交界上移,故应重视宫颈管部位的取材,目前主张双份涂片法(即同时取宫颈和颈管涂片)及重复涂片,有助于提高涂片质量和阳性率,有学者报告随机采用宫颈“双取器”及小脚板取材,二者比较结果显示异常细胞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5.7%和42.8%,“双取器”具有使用方便,一次完成双份涂片的优点,但在宫颈萎缩时颈管取材困难,上海有采用小戟式刮板的,认为适用于老年患者,有研究发现,常规涂片有80%以上的细胞随取材器被丢弃,可见细胞学的取材工具还需改进。 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制片,染色技术及诊断水平:涂片质量差影响诊断的正确性,占40%,液基细胞学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全部标本,制成的薄层涂片提高了涂片质量,便于阅片观察。 (2)统一诊断标准,应用新的报告方式(TBS):长期以来国内外大多采用传统的巴氏五级分类法,随着细胞病理学的进展,在开阔阴道细胞学诊断范围中逐渐感到巴氏分级法已不能适应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要求,1988年WHO提出应用描述性报告和与CIN一致的报告系统,同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Bethesda系统TBS报告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正逐步完善此报告系统。 (3)宫颈湿疣的诊断: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认识,Meisels(1981)提出不典型湿疣是癌前病变,细胞学检出湿疣的阳性率低,普查中湿疣的检出率为3%~4%,Meisels(1992)报告普查中湿疣占3.23%,不典型湿疣占0.57%,湿疣的细胞学形态与CIN相似,其空穴细胞易误认为癌细胞,不典型湿疣常误诊为浸润性角化性癌,应予重视,注意识别,湿疣的细胞学特征为: ①核周空穴细胞或挖空细胞。 ②角化不良细胞。 ③湿疣外底层细胞。 (4)重视宫颈腺癌的细胞学诊断:多数人认为宫颈腺癌不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多是在细胞学预示CIN后组织学检查才意外发现,细胞学诊断腺癌的阳性率低,为48%左右,近年报道细胞学的阳性预测值为71%~79%(Laverty,1988),常规刮取宫颈外口及颈管涂片可能会提高腺癌的检出率。
2.涂抹醋酸肉眼观察(VIA)
VIA是指宫颈表面涂抹3%~5%醋酸溶液后,无放大条件下肉眼直接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程度,根据醋白上皮的厚薄,边界轮廓和消失的快慢等作判断,20世纪90年代后已用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宫颈癌筛查,Belinson等(2001)报告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和74.3%,此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
3.碘溶液试验
又称为Schiller试验,是将碘溶液涂在宫颈上观察其染色的部位,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含糖原,糖原与碘混合后产生深赤褐色或深棕色,不染色为阳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鳞状上皮缺乏糖原或不含糖原,涂碘后不染色,有助于定位异常上皮,识别危险的病变,以便确定该组织检查取材的部位。 子宫颈异常部位确定后应确定其外周及远端的边界,通过上述溶液的应用,阴道镜下通常可识别其病变下极,但偶尔病变可延伸至阴道穹隆,病灶的上缘可用阴道镜观察其鳞柱交界处。
4.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引导下的活检
(1)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子宫颈有无病变的方法,肉眼不能看出的异常上皮及异常毛细血管,通过阴道镜检查可清楚地看到,阴道镜下异常上皮的特征包括: ①细胞和细胞核密度的增加。 ②鳞状上皮轮廓不规则,并伴有特殊的血管变化,表现为点状(punctation)或镶嵌(mosaic),前者是由于上皮内扭曲或弯曲的毛细血管斜行达表面,后者是由于血管扩张,排列成蜂窝状,内上皮岛分开而成。 ③白色上皮是CIN的第一特征,在上皮表面有一层厚的角化蛋白。 阴道镜检查能进一步帮助发现病变部位,从而指导宫颈部位正确活检,但不能区别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阴道镜检查结果正确与否与是否全面观察到移行带有关。 (2)阴道镜引导下宫颈活检:子宫颈活检是诊断CIN最可靠的方法,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可疑部位行多点活检是明确CIN诊断的最好方法,取下的活检组织应有足够深度,包括鳞状上皮并有足量的间质组织,最好能取到其周围组织。
5.宫颈锥形切除
是宫颈癌传统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阴道镜的广泛开展,诊断性锥切率明显下降,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几组报道比较阴道镜下活检和锥切活检在诊断CIN和浸润癌中的作用,结果相当(Coppleson,1992),诊断性锥切指征为: (1)细胞学多次阳性,阴道镜检查正常或看不到全部转化区或阴道镜下活检和ECC阴性者。 (2)细胞学报告与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或颈管刮术结果不符。 (3)VIA或阴道镜下活检疑有早期浸润。 (4)级别较高的CIN病变延伸至颈管内。 (5)怀疑腺癌者,临床或阴道镜检查可疑浸润癌者为手术禁忌证。
6.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大环状宫颈转化区切除(LLETZ)
自20世纪90年代后较广泛地应用于CIN的诊治,故也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查
向您详细介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瘤变检查
1.细胞学检查
自1941年Papanicloaou和Traut创立用阴道脱落细胞学诊断方法以来,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此法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及多次重复的特点,已成为妇科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及宫颈癌普查中首选的初筛工具。从临床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诊断的正确率:
细胞学阳性确诊率虽达95.4%,但不同作者报道的准确率差异很大(67%~92.6%),且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检出CIN的假阴性为10%~35%,甚至高达50%(Coppleson,1992)。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取材部位:是影响涂片质量的关键,常规在宫颈外口的鳞柱交界处取材,但因有一定比例的宫颈癌起源于颈管,特别是腺癌及绝经前、后妇女或宫颈局部治疗后鳞柱交界上移,故应重视宫颈管部位的取材。目前主张双份涂片法(即同时取宫颈和颈管涂片)及重复涂片,有助于提高涂片质量和阳性率。有学者报告随机采用宫颈双取器及小脚板取材,二者比较结果显示异常细胞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5.7%和42.8%。双取器具有使用方便、一次完成双份涂片的优点,但在宫颈萎缩时颈管取材困难。上海有采用小戟式刮板的,认为适用于老年患者。有研究发现,常规涂片有80%以上的细胞随取材器被丢弃,可见细胞学的取材工具还需改进。
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制片、染色技术及诊断水平:涂片质量差影响诊断的正确性,占40%。液基细胞学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全部标本,制成的薄层涂片提高了涂片质量,便于阅片观察。
(2)统一诊断标准,应用新的报告方式(TBS):
长期以来国内外大多采用传统的巴氏五级分类法,随着细胞病理学的进展,在开阔阴道细胞学诊断范围中逐渐感到巴氏分级法已不能适应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要求。1988年WHO提出应用描述性报告和与CIN一致的报告系统,同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Bethesda系统TBS报告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正逐步完善此报告系统。
(3)宫颈湿疣的诊断:
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认识,Meisels(1981)提出不典型湿疣是癌前病变,细胞学检出湿疣的阳性率低,普查中湿疣的检出率为3%~4%,Meisels(1992)报告普查中湿疣占3.23%,不典型湿疣占0.57%。湿疣的细胞学形态与CIN相似,其空穴细胞易误认为癌细胞,不典型湿疣常误诊为浸润性角化性癌,应予重视,注意识别。湿疣的细胞学特征为:
①核周空穴细胞或挖空细胞。
②角化不良细胞。
③湿疣外底层细胞。
(4)重视宫颈腺癌的细胞学诊断:
多数人认为宫颈腺癌不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多是在细胞学预示CIN后组织学检查才意外发现。细胞学诊断腺癌的阳性率低,为48%左右,近年报道细胞学的阳性预测值为71%~79%(Laverty,1988),常规刮取宫颈外口及颈管涂片可能会提高腺癌的检出率。
2.涂抹醋酸肉眼观察(VIA)
VIA是指宫颈表面涂抹3%~5%醋酸溶液后,无放大条件下肉眼直接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程度。根据醋白上皮的厚薄、边界轮廓和消失的快慢等作判断,20世纪90年代后已用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宫颈癌筛查,Belinson等(2001)报告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和74.3%,此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
3.碘溶液试验
又称为Schiller试验。是将碘溶液涂在宫颈上观察其染色的部位。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含糖原,糖原与碘混合后产生深赤褐色或深棕色,不染色为阳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鳞状上皮缺乏糖原或不含糖原,涂碘后不染色,有助于定位异常上皮,识别危险的病变,以便确定该组织检查取材的部位。
子宫颈异常部位确定后应确定其外周及远端的边界。通过上述溶液的应用,阴道镜下通常可识别其病变下极,但偶尔病变可延伸至阴道穹隆。病灶的上缘可用阴道镜观察其鳞柱交界处。
4.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引导下的活检
(1)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子宫颈有无病变的方法,肉眼不能看出的异常上皮及异常毛细血管,通过阴道镜检查可清楚地看到。阴道镜下异常上皮的特征包括:
①细胞和细胞核密度的增加。
②鳞状上皮轮廓不规则,并伴有特殊的血管变化,表现为点状(punctation)或镶嵌(mosaic)。前者是由于上皮内扭曲或弯曲的毛细血管斜行达表面,后者是由于血管扩张,排列成蜂窝状,内上皮岛分开而成。
③白色上皮是CIN的第一特征,在上皮表面有一层厚的角化蛋白。
阴道镜检查能进一步帮助发现病变部位,从而指导宫颈部位正确活检,但不能区别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阴道镜检查结果正确与否与是否全面观察到移行带有关。
(2)阴道镜引导下宫颈活检:
子宫颈活检是诊断CIN最可靠的方法,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可疑部位行多点活检是明确CIN诊断的最好方法,取下的活检组织应有足够深度,包括鳞状上皮并有足量的间质组织,最好能取到其周围组织。
5.宫颈活检及颈管刮术
CIN和宫颈癌的诊断必须依据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
宫颈活检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宜在碘染、VIA或阴道镜下进行多点活检,分别标记送病检;②取材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组织;③咬取宫颈上皮及足够的间质组织;④临床或细胞学可疑时应重复取活检或切取活检。
颈管刮术(ECC):刮取颈管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颈管内有无病变和CIN或癌是否累及颈管,但是否作为常规检查目前尚无一致意见。颈管刮术的指征为:①细胞学异常或临床可疑的绝经前后妇女,尤其怀疑腺癌时;②阴道镜下病变累及颈管;③细胞学多次阳性或可疑,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阴道镜下活检阴性者。
6.宫颈锥形切除
是宫颈癌传统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阴道镜的广泛开展,诊断性锥切率明显下降。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几组报道比较阴道镜下活检和锥切活检在诊断CIN和浸润癌中的作用,结果相当(Coppleson,1992)。诊断性锥切指征为:
(1)细胞学多次阳性,阴道镜检查正常或看不到全部转化区或阴道镜下活检和ECC阴性者。
(2)细胞学报告与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或颈管刮术结果不符。
(3)VIA或阴道镜下活检疑有早期浸润。
(4)级别较高的CIN病变延伸至颈管内。
(5)怀疑腺癌者。临床或阴道镜检查可疑浸润癌者为手术禁忌证。
7.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大环状宫颈转化区切除(LLETZ)
自20世纪90年代后较广泛地应用于CIN的诊治,故也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吃什么药。
宫颈上皮内瘤变一般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西医治疗
根据细胞学、阴道镜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法。
CINⅠ:约30%CINⅠ发展为HSIL或宫颈浸润癌,因此需切除可见病灶。对范围小、局限的病灶可采用冷冻治疗(有效率约95%);范围较大、病灶扩展到阴道(片状或卫星状),或累及腺体的病变可采用激光治疗(有效率约93%)。病灶切除深度应达粘膜下约6~7mm,以便排除宫颈浸润癌。
对无明显病灶,且可随访者可先按炎症处理,2~3月后重复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
CIN Ⅱ:可用冷冻治疗(有效率约94%左右)。病变范围大可选用激光治疗(有效率约92%)或宫颈锥形切除病灶。
CIN Ⅲ:无生育要求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年轻、希望生育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如何护理,宫颈上皮内瘤变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宫颈上皮内瘤变一般护理
宫颈上皮内瘤变护理
1.心理护理
要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情绪,使病人消除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避免其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以正常的心理状态配合诊断、治疗,锻炼坚强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是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多和病人接近与多谈心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因为有利于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医生、护士与家属都应掌握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后者指态度、姿势、行为表现等。
首要的是,具有同情心,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他周围的人,尤其护士、家属,对他同情和理解。有时只须坐在病人身旁,就体现出对他的精神支持与安慰。让病人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对不愿交谈的病人或当时不愿交谈时,不可勉强。有些晚期病人,具有害怕被人冷漠和抛弃的孤独感,到晚上害怕心理尤重,在这情况下最好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籍。任何时候,要保持病人的尊严,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要理解病人的家属为了病人也很辛苦,也承受着痛苦,因此在可能时安排家属适当休息和饮食,对家属给以一定关心,也是对病人莫大的安慰。
2.饮食护理
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尤其在进行手术、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时,作好适当的饮食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应根据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别供给普通饭、软饭、半流汁与流汁饮食。接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病人,可能有食欲不好,或味觉异常,对他们要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进餐环境,做些保证营养对治疗的必要性的宣传教育,适当的增加调味品。
在住院治疗期间,可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不同的补给营养的途径。口服使用经口膳食,鼻饲使用鼻饲膳食。经胃或肠造瘘口管饲,食物可以比鼻饲者稠厚。静脉营养适于胃肠功能衰竭,或喂养不足者。病人情况各异,不宜强求一律,应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护士、营养师的意见,保质保量给予恰当的饮食。
3.疼痛护理
肿瘤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2)肿瘤压迫神经根、神经干或神经丛。(3)肿瘤引起空腔脏器梗阻。(4)消化道肿瘤破裂引起出血及穿孔。(5)肿瘤本身破溃感染并引起周围组织坏死。(6)肿瘤浸润血管,局部缺氧。(7)放疗或手术的后遗症。
疼痛产生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的可放疗,有的需手术,有的需药物治疗。如病人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使疼痛加重,因此还要通过结实等方法达到减痛效果。也可通过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躁和忧虑。冷湿敷法、热湿敷法也是可用的辅助止痛方法。殷切的关心体贴也可缓解疼痛。因此,医生、忽视看护病人时在病床边多逗留片刻,用热水擦一下颜面,更换一下病人的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都可减轻疼痛。使用止痛药也要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来辅助。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褥疮:如有晚期病人合并营养不良,或身体有肠瘘、尿瘘,或合并水肿等情况,睡觉时长期压迫身体某仪部位,但容易发生褥疮。一旦有了褥疮,会迅速发展,进一步增加病人痛苦和营养消耗。
预防褥疮的基本原则有:减除局部压力,保持病人清洁、干燥。如病情许可,应鼓励病人起床活动,或按时扶病人坐起。对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应按时更换体位,对很衰弱者,可在其尾骨处垫以鸭绒垫或其他软垫。必要时,用折叠的棉垫将骶尾部悬空,以防再受压。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常用温水、肥皂擦洗受压部位。对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换下尿布,不怕麻烦,鼓励病人多喝水,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如褥疮已经形成,更要消除局部压力,严格按伤口换药处理。
宫颈上皮内瘤变饮食
宫颈上皮内瘤变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仅供参考)
1、黄芪12克、当归15克、党参9克、白术9克、天冬9克、茯苓9克、淮山9克、白芍6克、川芎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宫颈癌气不足者。
2、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茯苓25克、茵陈25克、白术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柴胡4.5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苦参60克、蛇床子30克、野菊花30克、银花30克、白芷15克、菖蒲15克。 加水适量煎。
3、生南星30克(先煎2小时)、茯苓24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桅子12克、白术24克、莪术15克、当归12克、香附12克、丹皮12克、青皮12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4、全蝎10克、蜂房10克、蛇蜕10克。 全蝎先用冷水泡24小时(换水2-3次),取出晒干后,微火焙黄、蜂房、蛇蜕分别微炒。共研末,水泛为丸,每次2克,日二次。
5、羊肉300克、鲜河鱼1条(500克)、白萝卜1个。 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滚水中,同切片的萝卜煮15分钟,汤和萝卜弃之。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约为锅容量的2/3)、葱、姜、酒,煮至熟透。若汤太少可加适量开水。将鱼用豆油煎透后,放入凌晨肉锅内煮30分钟。汤中加盐、香菜、蒜苗、葱末,即成美味可口的羊鱼鲜汤。主要用于宫颈癌术后的调养。
6、桑寄生30克、黄精15克、太子参15克、续断15克、苡仁12克、白术9克、狗脊9克、陈皮9克、升麻3克。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宫颈中气下陷明显者。
7、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功15克、淮山15克、草河车15克、生地12克、知母9克、泽泻9克、旱莲草15克、玄参9克、黄柏4.5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8、菱粉粥:用粳米100克,加适量水同煮,待米粥至半熟后,调入菱粉30-60克,红糖少许,同煮为粥。故用菱实粉煮粥服食,不仅可以益气健脾,还可用作防治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的一种辅助饮食防治措施。
9、土茯苓50克、白糖(或蜂蜜)适量。土茯苓加水二碗半,文火炖至一碗,用时加糖或蜂蜜调味。主治宫颈癌白带增多。
10、人参18克、鳖甲18克、花椒9克。共研细末,每服7克,日一次,温开水冲服,24天为一疗程。
11、红花6克、白矾6克、瓦松30克。水煎,先熏,后外洗外阴部,第日一至两次,每次30-60分钟,下次加热后再用,每剂可用三至四天。主治早期宫颈癌。
12、昆布3克、海藻3克、香附5克、白术5克、茯苓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柴胡3克、全蝎3克、蜈蚣2条。 水煎服,每周肉至三剂。主治宫颈癌早期。
13、鹌鹑蛋20个、洋葱半只、胡萝卜80克、芦笋80克、香茄4个、青椒1只。 蛋煮熟运用壳。蔬菜切成小块。胡萝卜煮至刚熟。碗中依次放入汤料200毫升、砂糖40克、醋45毫升、酒15毫升、番茄酱20克、麻油5毫升、杰粉10克、调成料汁。锅中放油30毫升,烧熟后投入蛋和蔬菜秒炒,倒入料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主治宫颈癌慢性出血所致贫血。
14、夏枯草30克、山豆根30克、花粉15克、七叶一枝花30克、茜草15克、柴胡15克、莪术9克、三棱9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菜花型和糜烂型宫颈癌。
15、当归15克、柴胡15克,鸡内金15克、党参30克、白术9克、白芍9克、茯苓9克、青皮9克、乌药9克、甘草7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菜花型和糜烂型宫颈癌。
16、斑蝥30克、车前子30克、滑石30克、木通3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0.1-0.12克,每日一次。
17、鱼腥草30克、白茅根30克、丹参15克、当归9克、牡蛎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茜草9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赤芍9克、土茯苓9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18、家鸽1个,醋无数鳖甲30克、淮山30克。 鸽宰后去内脏切碎,与后两味一起加水炖煮烂,盐调味,饮汤食肉。除宫颈癌外,其他妇科肿瘤也适用。
19、白鳝1条、鲜马鞭草60克(干品30克)。白鳝去内脏,与马鞭草(布包)一起加水适量煮一小时,去药,盐油调味,饮汤食鱼。主治宫颈癌月经不调,带下赤白者。
20、乌骨鸡250克、海螵蛸30克、葱白30克。 先将鸡切块与海螵蛸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鸡烂熟,入葱白、盐、油,煮15分钟即可。饮汤食肉。主治宫颈带下赤白臭秽和阴道癌。
21、行鸡1只、艾叶绒12克、杞子15克。 常法杀鸡去内脏。纳艾叶(布包)和杞子入鸡腹,竹签封口,加水炖烂,去艾叶,盐调味,饮汤食肉。主治宫颈癌体虚者。
22、猪瘦肉60克、鱼胶30克、糯米60克。 猪肉及鱼胶(浸泡一天后)切丝,和米煮粥,盐油调味服食。主治宫颈癌卵巢癌体虚不思饮食者。
23、艾叶25克、鸡蛋2个。用瓦罐(忌用铁器)文火煮艾叶及鸡蛋,鸡蛋煮熟后,捞出鸡蛋去壳再煮10分钟即可。主治宫颈癌少腹冷痛不止。
二、适宜食物
1、宫颈癌(即子宫颈癌)早期对消化道功能一般影响较小,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应尽可能的补给营养物质,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均可合理食用。 当患者阴道出血多时,应服用些补血、止血、抗癌的食品,如藕、薏苡仁、山楂、黑木耳、乌梅等。当患者白带多水样时,宜滋补,如甲鱼、鸽蛋、鸡肉等。当患者带下多粘稠,气味臭时,宜食清淡利湿之品,如薏苡仁,赤小豆,白茅根等。
2、手术后,饮食调养以补气养血,生精填精之膳食,如山药、桂圆、桑椹、枸杞、猪肝、甲鱼、芝麻、驴皮胶等。
3、维生素营养不良。有人观察宫颈癌患者血中B-胡萝卜素低于对照组,B-胡萝卜素摄入量低为宫颈癌危险因素。另外,维生素C也与宫颈癌发病率有关,我国调查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时,子宫颈癌危险降低。
4、微量元素。现已发现与微量元素铜、锌、硒有关。贵州肿瘤防治所研究发现宫颈癌、乳腺癌显著差异,现期和远期复发者血浆铜则显著高于非复发长存者和正常人。远期复发者血浆铜则显著高于非复发组。铜比值以远期复发者最高。现期组铜锌比值亦显著高于正常及非复发组。血浆铜与铜锌比值可作为诊断宫颈癌病与恶性肿瘤与预后的指标。有人调查宫颈癌患者患病与铜摄入量高有关,可能因铜有拮抗硒的作用,大剂量铜可在动物身上产生缺铠硒症状。因此,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适当注意补充含锌、硒元素的食物。
三、不适宜食物
(1)宫颈癌由气血瘀滞,痰湿凝聚,毒热蕴结而致。用膳应禁忌肥腻甘醇、辛辣香窜,油煎烤炸等生湿、生痰、燥热,易致出血的食品。
(2)患者白带多水样时,忌食生冷、瓜果、冷食以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带下多粘稠,气味臭时,忌食滋腻之品。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推荐文章
-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标准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标准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症状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标准 3345人看过 3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