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的病理病因,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体为Conorii立克次体,传染源是犬,啮齿动物,以蜱为媒介,通过叮咬传染给人。
二、发病机制
以上三种立克次体,与立氏立克次体极为相似,DNA杂交证明后者与康氏立克次体的同源性在90%以上,相互间群特异性抗原(group-specific antigens)虽同,但还有种特异性抗原(species-specific antige)可资鉴定,它们都侵害内皮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引起血管炎(见前述),蜱叮咬处都有焦痂可见。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注意应与丛林斑疹伤寒相区别,根据其不同的发病区域,临床特点及特殊血清学反应可以鉴别。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症状,尤其是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的早期症状,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有什么表现?得了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会怎样?
一、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潜伏期为5~7天,急性起病,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乏力等症状,在蜱叮咬处出现一特征性的“黑斑”,即丘疹逐渐发展为中心坏死性黑色溃疡,周围绕以红晕,局部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发病后第四天出现全身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掌跖部亦可累及,少数可见出血性损害。
本病症状较轻,病程约两周左右,随着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三种立克次体起病都急,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结膜充血等证候,约在蜱叮咬后 5~7天发生,焦痂为一特色病征,可以证实诊断,应在头皮,腋窝,腹股沟等蜱类好寄居部位注意寻找,由于焦痂为坏死性损害,故引流该区的淋巴结亦可肿大,焦痂损害很像烟头灼伤,直径2~5mm,中心发黑,边缘隆起,发红,压痛甚轻,像RMSF一样,第4~5天全身发疹,包括手掌和足底,隐约可见的斑丘疹性损害,为皮内小出血点,病程约2周,鲜有死亡,Weil-Felix反应多数病例都有作用于OX19抗原的凝集抗体,约于病程第2~3周出现。
二、诊断
由病区归来的旅行者若存在上述症状,必须高度怀疑为该病,本病特征为虫咬处“黑斑”,在早期及恢复期进行血清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可做出诊断。Weil-Felix反应多数病例都有作用于OX19抗原的凝集抗体,约于病程第2~3周出现。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有哪些并发病症,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本病暂无并发症。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就诊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就诊指南针对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挂什么科室的号?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要做哪些检查?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患者就医,解决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常见问诊内容:
建议就诊科室: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诊断标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重点检查项目: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检查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的治疗方法,治疗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应该吃什么药。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一般治疗
一、治疗
多治疗同其他立克次体病。用药后2天内退热。
(1)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疗程均为8~10天。8岁以下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四环素类。
四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 d,分4次口服。
多西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 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
米诺环素的常用剂量为成人0.2g/d,儿童4mg/ d,每日服药1次或分2次服用,首次剂量可加倍。
(2)氯霉素:常用剂量为成人2g/d,儿童25~40mg/d。每日剂量可作静脉滴注或分4次口服,退热后剂量减半,继续用7~10天,以免复发。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氯霉素。
(3)土霉素:口服:1次0.5g,1日4次。8岁以上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30~40mg,分3~4次服。与四环素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二、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早期治疗治愈率达100%。病程约2周,鲜有死亡。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应该如何护理,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一般护理
1.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2.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饮食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饮食原则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