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衰竭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中暑衰竭的病理病因,中暑衰竭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1.环境因素(65%):

  中暑衰竭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

  2.个人体质因素(15%):

  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

中暑衰竭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中暑衰竭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一、鉴别:

  1、脑血管意外:多见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可有昏迷或偏瘫表现,CT可明确诊断。

  2、乙型脑炎:多发于秋季,除有持续高热惊厥外,昏迷患者多伴有呼吸衰竭,实验室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3、中暑衰竭还要与消化道出血,异位妊娠,低血糖等相鉴别。

中暑衰竭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中暑衰竭症状,尤其是中暑衰竭的早期症状,中暑衰竭有什么表现?得了中暑衰竭会怎样?

  一、症状:

  过多的出汗但未及时补充液体而可引起中暑衰竭伴疲乏,虚弱和焦虑,接着发生循环虚脱而可见缓慢而纤细的脉搏;血压低而不易测知;皮肤冷而苍白,粘腻;精神障碍,继之出现休克样神志不清,核心体温在38.3~40.6℃之间,长时间站立于高温环境促发的轻度中暑衰竭(因血液淤积于热扩张的下肢血管)的症状为亚正常体温和单纯性昏厥。

  引起循环虚脱的中暑衰竭比中暑更难与胰岛素休克,中毒,出血或外伤性休克相区别,通常有高温环境暴露史,缺乏液体的补充,无其他可见的原因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可作为诊断的足够依据,除非长时间循环衰竭,中暑衰竭通常是短暂的,预后也是好的。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中暑衰竭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中暑衰竭有哪些并发病症,中暑衰竭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一、并发症:

  中暑衰竭可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

中暑衰竭就诊

中暑衰竭就诊指南针对中暑衰竭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中暑衰竭挂什么科室的号?中暑衰竭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中暑衰竭要做哪些检查?中暑衰竭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中暑衰竭就诊指南旨在方便中暑衰竭患者就医,解决中暑衰竭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中暑衰竭检查

向您详细介中暑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中暑衰竭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血压测量血浆渗透压

  一、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只需患者不动,即可顺利完成检查,易为患者接受,且随诊方便,尤其是对于急诊病人能较快做出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病人起到重要作用。此外,CT还可以对急症在短期内重复检查,有利于观察病变的演变。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中暑衰竭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中暑衰竭的治疗方法,治疗中暑衰竭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中暑衰竭应该吃什么药。

中暑衰竭一般治疗

  一、治疗:

  必须恢复正常血容量,保证足够的脑灌注。病人应平卧或头低位,每数分钟口服少量含微盐的凉水或运动员饮用的电解质饮料,很少需要用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心脏兴奋剂或血浆扩容剂(白蛋白,右旋糖酐);如果使用,应小心给予,以免容量过负荷。

中暑衰竭辨证论治

  中医救治

  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热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中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时视症,举一隅而类三隅

  切忌饮冷水,不可令卧冷地。当急移阴处,用大蒜捣烂,加路上热土和水去渣灌之。再掬路上热土,拥挤脐间作窝,令众人尿满,暖气透脐即苏。

  又法∶急以姜汤或童便乘热灌下,外用布蘸热汤熨脐下三寸穴立醒,醒后忌饮冷水,饮之立死。

  又曰∶暑月晒衣,不可便入箱柜之中,恐冬月服之,有中暑者。若吹透再收,便无此患。

  加味人参白虎汤:人参石膏(生)知母(生)粳米甘草苍术水煎服。

  穴位急救法

  症状:中暑而至头晕,晕厥(包括休克,昏迷等)。

  常发生于平常体质弱的人,往往由于过度疲劳,站立过久,环境闷热,或因悲伤过度等因素引起暂时性脑缺血,表现有眩晕,眼花,出冷汗,恶心、欲吐,甚至突然晕倒,面色苍白等。

  处理:

  1、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

  2、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ml水慢慢饮下。

  3、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

  4、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

  5、舒绶胸口的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

  6、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刮痧疗法

  中暑要吃水果

  盛夏季节,容易发生中暑。在发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胀闷及头部昏沉的感觉,十分难受,中医谓之痧症。此时必须尽快进行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虽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方法,但实际上它却蕴含着中医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五脏之系皆附于背(即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凡邪气上行则逆,下则顺。通过向下刮痧,使邪气下降,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所以痧症得以痊愈。

  在进行刮痧之前,先用热水一碗,加入香油两匙,取光滑的羹匙、铜币或铜钱一个,蘸油水,从病人的背心开始,轻轻地向下顺刮(切忌倒刮),并逐渐着力。如果是羹匙干了,可以再蘸再刮。直到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病人苏醒并感觉轻快为止。

  若病势急重,出现剧烈腹痛,上不得吐,下不得泻,可去中药店买点痧疫回春丹0.2克,温开水吞服,以开窍逐秽。

  辨证论治

  (一)轻症

  主证: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

  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

  处方:大椎、内关、曲池、委中。

  方义:大椎泻全身之热;委中又名血郄,放血以清血分热;曲池清热要穴;内关清热泄三焦火。

  (二)重症

  主证: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

  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

  处方: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

  方义:神志昏迷,取水沟、百会以开窍醒神;曲泽为心包经合穴,配委中刺血以清血热;十宣放血以开窍苏厥。

 

中暑衰竭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中暑衰竭应该如何护理,中暑衰竭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中暑衰竭一般护理

  一、护理:

  中暑患者需要细心的护理,特别是热射病昏迷患者极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和多种维生素B和C,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

中暑衰竭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水分含量多的水果;2.宜吃性味寒凉性的水果;3.忌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西红柿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果糖成分,维生素C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同时具有促进消炎的作用。 100g直接食用。
西瓜 属于性味寒凉性的食物,对体温增高性疾病具有辅助的退热作用,同时可以补充本病所致的体液丢失。 250g直接食用。
椰子 含有大量的钾元素以及水分,可补充高热造成的多汗所致的钾元素的丢失,其次,椰子里面的水分也有利于补充机体所致的水分丢失。 1个,一周1-2次的摄入即可。
饮食禁忌:1.忌吃燥性的食物;2.忌吃温补性的食物;3.忌吃发物的食物。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紫菜 具有一定的海腥味,同时也属于发物性的食物,不利于本病患者过多的摄入。 宜吃性味平淡的蔬菜,如萝卜以及青菜。
辣椒 属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降低组织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本病患者需要绝对的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狗肉 属于温热性的食物,可增加机体的燥性,不利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食用。 宜吃鱼肉等行为平和性的食物。

中暑衰竭饮食原则

  一、饮食保健:

  1、金银花(又名双花)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可防治痢疾、痱毒等。

  2、菊花茶:白菊花1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适量,代茶饮,有清热明目、消暑止渴的作用,特别适合于高血压患者在夏季饮用。

  3、薄荷凉茶:鲜薄荷叶10克,绿茶3~5克,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待凉后饮用,有清凉止渴、祛风利咽的作用,适用于夏季外感风热较轻者。

  4、荷叶凉茶:鲜荷叶20克,开水浸泡,加冰糖少许,凉后饮用,有消暑止渴、降脂减肥的作用,适合于肥胖者夏季饮用。

  5、冷饮西瓜汁:将西瓜瓤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汁状,加入500毫升凉开水及适量白糖和少许盐,在冰箱中略冷却后饮用。具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6、西瓜翠衣饮:西瓜鲜外皮(称西瓜翠衣)200克,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待凉后去渣取汁,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有清暑热、利小便的作用。

  7、酸梅汤:乌梅50克,桂花5克,水1000~1500毫升。将乌梅浸泡半小时,煎煮15分钟后放入桂花,再煮沸1~3分钟后过滤取汁,加入白糖适量和食盐少许,待冷后代茶饮。有清暑开胃、生津止渴的作用。

  8、绿豆汤:绿豆100克,大米20克(加入少量大米,能够去除绿豆的苦涩味),水3000毫升。将绿豆、大米及水放入高压锅中煮沸20分钟,待凉后饮用。有消暑热、止烦渴的作用。(用绿豆100克,大米200克,煮为绿豆粥,有健脾消暑止渴的作用。)

  8、黑凉粉:即粉冰胶,粉冰胶不但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暑,又可美容养颜、清凉解毒,对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中暑、感冒等有疗效作用。黑凉粉由果胶、仙草多糖、海藻酸钠等组成,是灰黄色粉末状物质,可溶于热水、沸水。

  此外,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多吃些西瓜、黄瓜、西红柿及桃杏等蔬菜水果也有预防中暑的作用。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暑脱 中暑衰竭病因 中暑衰竭鉴别 中暑衰竭症状 中暑衰竭并发症 中暑衰竭就诊 中暑衰竭检查 中暑衰竭治疗 中暑衰竭护理 中暑衰竭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