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肠癌的病理病因,肠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肠癌疾病病因
尽管目前对大肠癌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临床发现下列因素能大大增加大肠癌发生的危险生,它们包括:
一、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
二、家族史:
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您的某位直系家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岁时患上大肠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两人及以上者患大肠癌,这时您就算是有大肠癌家族史]。大约1/4的新发患者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三、结肠炎性疾病史:
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四、大肠息肉史:
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的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等都是由于相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这类患者不仅发病几率明显增加,并且发病年龄更小。
肠癌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肠癌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肠癌鉴别诊断
肠癌应与菌痢、阿米巴痢疾、痔、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等相鉴别。 细菌
1.性痢疾
主要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鉴别。病人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左下腹压痛等为特征。如为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有急性发作,除上述症状加剧外尚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本病有流行病学特征,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除充血、水肿、溃疡外,黏膜呈颗粒状,可有瘢痕和息肉,取肠壁黏液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阳性率高,应用痢特灵、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阿米巴痢疾
病人表现腹胀、腹痛、腹泻或有里急后重,大便呈黏液带脓血、排便次数增多。慢性型者可有消瘦、贫血,结肠常粗厚可触,左右两下腹及上腹部常有压痛,易和直肠癌或结肠癌相混淆。但阿米巴痢疾时大便有腥臭,粪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乙状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黏膜上有典型的散在溃疡,从溃疡底刮取材料作镜检可找到原虫。
3.痔
临床上将直肠癌误诊为痔者实不少见。据上海肿瘤医院统计590例直肠癌被误诊为痔者156例,误诊率高达26.4%。误诊的主要原因系对病史了解不够,又未能作指检。一般内痔多为无痛性出血,呈鲜红色,不与大便相混,随出血量的多寡而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滴血、线状流血甚至喷射状出血。而直肠癌患者之粪便常伴有黏液和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检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将痔与直肠癌鉴别。
4.肠结核
肠结核以右下腹痛、腹泻、糊样便、腹部包块和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为特征。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X线胃肠钡餐造影可与大肠癌鉴别。溃疡型肠结核,钡剂在病变肠段可见激惹征象,充盈不佳,而在病变上下肠段的钡剂则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增生型肠结核见肠段增生性狭窄、收缩与变形,可见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紊乱,肠壁僵硬与结肠袋消失。如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从病变部位作活检可获进一步确诊。
5.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肠道病变多见于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虫卵沉积于肠黏膜使局部充血、水肿、坏死,当坏死黏膜脱落后即形成浅表溃疡,临床上表现腹痛、腹泻及便血等症状,进一步出现结缔组织增生,最后使肠壁增厚,严重者引起肠腔狭窄和肉芽肿,应与大肠癌相鉴别。但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有一定相互关系,因此,在结肠镜检查时应在病变部位,尤其对肉芽肿病变进行组织活检。
6.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为肉芽肿炎性病变,并发纤维性变与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腹泻一般轻,每天排便3~6次,腹痛多在右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约1/3病例在右下腹可扪及包块,并可出现肛瘘、肛门周围脓肿。钡灌肠有特征改变,可见肠壁增厚、僵硬、肠腔狭窄,黏膜皱襞消失、变粗、变平、变直,多呈一细条状阴影;纵形溃疡或横行裂隙状溃疡;正常黏膜呈充血、水肿、纤维化,呈假息肉样病变称卵石征。纤维结肠镜可见黏膜水肿、稍充血、卵石样隆起,伴有圆形、线状或沟漕样溃疡。病人常并发发热、贫血、关节炎及肝病。
7.溃疡性结肠炎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95%以上病例有直肠受累。以20~50岁多见。临床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故与直肠癌易混淆。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黏膜呈弥漫性充血、水肿,黏膜表面呈颗粒状,常有糜烂或浅小溃疡,附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重者溃疡较大。后期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消失。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见黏膜皱襞粗大紊乱,有溃疡和分泌物复盖时,肠壁边缘可呈毛刺状或锯齿状,后期肠壁僵硬,肠腔狭窄,结肠袋消失,假性息肉形成后可呈圆形或卵石形充盈缺损。
8.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腹痛、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消化不良为其主要表现。但一般情况良好,多次粪常规及培养均阴性,X线钡灌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肠癌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肠癌症状,尤其是肠癌的早期症状,肠癌有什么表现?得了肠癌会怎样?
肠癌症状诊断
1.肠癌症状:
早期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
肠癌到晚期常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引起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侵及骶前神经丛,出现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肠癌还可以向远处转移到肝脏,引起肝肿大,腹水、黄疸,甚至恶液质等表现。
2.肠癌的初期表现
肠癌初期以便血为主,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此外还极易引起梗阻现象,产生肠道刺激症状等。肠癌有很多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还需多加小心。
肠癌初期表现,以无痛便血为主,血液呈红色或鲜红色,与早期内痔的症状非常相似,后期便血多为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
其次大便习惯改变是肠癌中晚期的典型表现,由于直肠肿块及其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此时粪便形状也发生了改变,大便越来越细;
由于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恶变病质。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肠癌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肠癌有哪些并发病症,肠癌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肠癌并发症
1.便血 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
2.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
3.肿瘤阻塞 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肠膨胀、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血症
4.穿孔 当癌灶呈深溃疡穿透肠壁时可发生穿孔。
5.当肿瘤浸润或压迫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根(腰骶丛)时还可出现坐骨神经痛或闭孔神经痛。
肠癌就诊
肠癌就诊指南针对肠癌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肠癌挂什么科室的号?肠癌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肠癌要做哪些检查?肠癌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肠癌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肠癌患者就医,解决肠癌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建议,就诊前一天晚8点起禁食,就诊当天选择8:00~9:00时段空腹就诊。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体重下降多少,饮食每日多少,比平时增加多少,体重与饮食的关系。
3、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4、有无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伴随症状?
5、大便、睡眠情况。
6、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7、治疗情况如何?
8、有无药物过敏史?
9、家中是否有肠癌患者?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胃肠外科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诊断标准:
①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胀气,经一般治疗症状不缓解; ②无明显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 ③粪便带脓血、粘液或血便,而无痢疾、肠道慢性炎症等病史; ④结肠部位出现肿块; ⑤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消化不良减轻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食欲不振减缓后转门重点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生化全项(肝肾功能+血清铁)、大便常规+便潜血等化验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有无缺铁性贫血、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进行血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检测,有助于肿瘤的诊断。在大肠癌患者中,CEA水平高并不表示均存在远处转移;有少数转移瘤患者,CEA并不增高。
2.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将纤维结肠镜伸入到结肠起始部位回盲部,检查结肠和直肠肠腔,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检和治疗。结肠镜检查比钡剂灌肠X射线更准确,尤其对结肠小息肉,通过结肠镜摘除并行病理学确诊。良性息肉摘除可预防其转变为结直肠癌,癌性息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
3.活体组织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对大肠癌,尤其是早期癌和息肉癌变的确诊以及对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可明确肿瘤的性质、组织学类型及恶性程度、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脱落细胞学检查准确性高,取材繁琐,不易获得满意的标本,临床应用少。
肠癌检查
向您详细介肠癌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肠癌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大便血液粪便隐血试验无痛内视镜肛门指检MRIp53基因
肠癌检查
一,直肠肛门指捡肛指检查简单易行,
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室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 面具有一定帮助.
三,内镜检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
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四,双重对比造影
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卒,目前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
五,CT诊断
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CT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
手术后3个月时可作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于随访时对照用.手术后2~3年内应每隔6~8个月作一次CT检查,或当CEA升高时复查CT。
六,超声显象检查
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于1983年起开始应用于临床.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能正确地诊断出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小.
七,磁共振检查
有研究者称对直肠癌的外侵,磁共振检查(MRI)较CT更有意义.但目前磁共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完善,对磁共振所提供的图象认识也需进一步深化,同时与腔内超声显象相比,磁共振检查费用昂贵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
肠癌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肠癌的治疗方法,治疗肠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肠癌应该吃什么药。
肠癌一般治疗
肠癌西医治疗
1.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原则: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各种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然而,就目前状况来看,手术仍是治疗大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大肠癌手术的基本原则与肿瘤手术的基本原则一致,概括起来说,就是根治性、安全性、功能性三性原则,其中,在肿瘤能够切除的情况下,首先要求遵循根治性原则,其次考虑到安全性,最后才尽量考虑功能性原则。
手术治疗:
①大肠癌的手术方式:
A.局部切除术:
局部切除术指肿瘤所在区域的部分肠壁切除,适于局限于黏膜或黏膜肌层的早期浅表型结肠癌及良性肿瘤。部分位于黏膜肌层和位于黏膜下层的恶性肿瘤,其中少数病例可能已存在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和转移,仅作局部切除术可能达不到根治要求,此类病例应审慎采用局部切除术。局部切除术切除范围可包括肠壁全层,切缘距肿瘤不少于2cm。亦可以经内镜作黏膜切除,或经扩肛行黏膜层、黏膜下层和部分肌层的切除。
B.肠段切除术:
肠段切除术指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一定长度的肠管,一般要求上、下切缘距肿瘤不应小于5.0cm,肿瘤肠段切除应包括相应的系膜切除,即达到DL的要求。适用于较大的良性肿瘤以及部分限于黏膜下、浅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的癌肿。
C.根治术:
根治术或绝对根治术是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并清除区域淋巴结,而组织学检查的各个切缘均无癌残留者。
D.联合脏器切除术:
结肠癌联合脏器切除术适用于邻近脏器受侵的病例,常作为根治性术式应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癌瘤侵及其他脏器,可能出现梗阻或穿孔,或已形成内瘘,且术后生存预期较长者,即使已发生远处播散,仍可行姑息性联合脏器切除术。
E.姑息性肿瘤切除术:
绝对姑息性肿瘤切除术,指肉眼见有肿瘤残留者。如已存在腹膜、肝及非区域性的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无法行全部转移灶切除的情况。相对姑息性肿瘤切除术(或相对根治术),虽为根治性术式,术中肉眼判断肿瘤亦已切除殆尽,但术后组织学证实有切缘、肿瘤基底残留或清除的最高一级淋巴结已有转移者。
2.大肠癌的放射治疗
(1)治疗分类:
根据治疗的性质和目的,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放射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
(2)放射治疗:
①术前放射治疗:
术前放疗在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已逐步得到肯定。
②术后放射治疗:
直肠癌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死亡的病人中约一半死于局部复发。如直肠癌手术后盆腔、吻合口、会阴部等的局部复发,在Ⅱ期病人术后可达20%~40%,在Ⅲ期病人则可高达40%~70%。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局部复发仍是大肠癌研究的重点。目前,虽然对术后放疗的疗效各家报道还不一致,但直肠癌手术后联合放化疗仍是标准的辅助治疗方法。
一般认为,术后放疗开始早者效果较好,以在术后2个月内开始为好。Ⅰ期病人由于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故无必要再加用放疗。Ⅱ、Ⅲ期病人,尤其是病灶外侵明显、有较多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手术有局部残留者,常需作术后放疗。
③“三明治”式放射治疗:
术前日或术晨一次照5Gy,使癌细胞活性减弱,然后手术,如术后病理检查属Dukes B或C期则术后再放疗45Gy/5周。也可术前予15Gy/5次,术后对Dukes B或C期病人再予40Gy/20次。Mohiuddin报道“三明治”式治疗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78%,与单纯手术组的34%有显著差别。近年,由于认为前后治疗间隔时间较长,缺乏完整性,且放射剂量不易掌握,此方法有应用减少的趋势。
(3)肛管癌的放化疗:
肛管癌中约85%为鳞癌,而鳞癌对放化疗均较为敏感,化疗药物中如5-FU、丝裂霉素(MMC)及顺铂(DDP)等已被证实有放射增敏作用。鉴于此,目前在欧美国家“放化疗”已成为肛管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4)放射反应及其处理:
放疗后应每隔2~3个月随访1次,进行常规检查,以了解放疗后的反应、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术前放疗剂量≥40Gy时可使会阴部伤口愈合有明显推迟,但愈合质量没有改变。Wassif等报道的一组随机试验的结果认为术前放疗的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都等于零。如果放疗时能够充分地遵守分次、分割剂量、剂量一体积效应等放射生物学的基本原则,术前放疗几乎不会有并发症,同时也不会由于术前放疗而增加手术后患者的并发症。
术后放疗可使会阴部瘢痕硬化或有轻度的小肠炎、膀胱炎,对症处理后一般均可缓解。
3.大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大肠癌根治术后,约40%的患者出现肿瘤的复发转移。这些复发转移的患者中20%~30%为局部复发,50%~80%为远处转移。一般结肠癌容易发生远处复发,而直肠癌易于局部复发。大约80%的远处转移患者,病灶限于腹部,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其次是肺、骨和大脑。小于15%的患者发生单一部位的复发转移肿瘤、且有再次根治切除的可能。局部复发灶应视病变累及的范围选择是否再次手术以及决定手术的方式和范围。肝转移的病人如除肝以外无其他部位复发或转移,肺转移的病人如除肺以外无其他部位复发或转移,则视转移灶的数目和范围决定能否手术,并加用化疗等综合治疗。一般情况下20%~30%的肝转移灶和10%~20%的肺转移癌可经手术切除。在大多数报道中,其切除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是20%~30%。因此随访中发现肝和肺转移癌也应视情况争取手术切除。对无法切除者如化疗后有效,部分病人可能仍可获切除机会而治愈。
(1)局部区域性复发的治疗:
文献报道,一般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在1/3左右。
(2)肝转移的治疗:
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文献报道40%~50%的大肠癌可发生同时或异时的肝转移,其中20%~25%的转移灶仅限于肝脏。虽然以往的文献报道肝转移发生后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不超过18个月,但近年来由于综合治疗的应用以及化疗药物的发展,积极治疗大肠癌的肝转移后仍能获得35%左右的5年生存率。
(3)肺转移的治疗:
肺也是大肠癌腹腔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在全部大肠癌中,肺转移占10%~20%。肺转移常伴有全身转移。X线检查对肺转移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CT检查可正确估计肺部病变的数量和位置,纤维支气管镜检毛刷或针吸活检则可明确病理类型,痰细胞学检查也可提供参考,但阳性率较低。
(4)卵巢转移的治疗:
卵巢转移也是女性大肠癌患者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属于广义的Krukenberg瘤。文献报道,大肠癌术中及术后随访中发现卵巢转移的机会为3%~25%,其中术中肉眼观察及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的同时卵巢转移各占2%~5%,而异时性卵巢转移占3%~8%。半数的大肠原发肿瘤位于乙状结肠,直肠占25%。B超、CT、MRI检查可以在术前和术后随访中发现卵巢转移,但仍能漏诊较小或较早的转移灶,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肠癌辨证论治
肠癌中医治疗
一、辩证施治:
临床中按肠道各部位肿瘤病情变化,患者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灵活的辩证用交泰消瘤系列方剂,配以经外奇穴穴位外敷药,佐坎离交泰的药枕,配合脑气功的综合疗法能起到显著的疗效。
二、肠癌药膳:
1、马齿苋50g,鸡蛋或瘦肉50g,包饺子常食。
2、马齿苋绿豆汤,每天1-2次,连服3天。
肠癌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肠癌应该如何护理,肠癌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肠癌一般护理
肠癌护理
研究发现:面包皮含防肠癌物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每次吃面包时,最好把面包皮吃完,因为科学家研究发现,烘焙面包时会产生一种能预防肠癌的化学成分,而这种成分在面包皮中含量最高。科学研究发现,面包皮预防肠癌的秘密在于一种名叫pronyl lysine的抗氧化剂。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坚持给动物喂食含有这种成分的食物,能终止一些早期结肠癌变。由此可以认为,该成分也能降低人体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有意思的是,这种成分只能在烘焙过程的化学反应中产生,而其在面包皮中的含量要比面包其他部分的含量高8倍。
肠癌饮食
肠癌饮食原则
肠癌饮食保健
肠癌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蘑菇粥:鲜蘑菇30g(或干品9g),红糯米30g,加盐油味精适量。空腹顿服。
2、箬竹叶绿豆粽:新鲜箬竹叶1㎏,绿豆500g,糯米2㎏。箬竹叶洗净滤干,绿豆冷水浸泡半小时,与糯米一起洗净利滤干,捶匀。用箬竹叶4张,绿豆糯米30~40g,包成三角粽或四角粽,用线扎牢。然后,将粽子放于锅内,冷水浸没,用旺火煮3~4小时,直到汤变浓,糯米绿豆均熟为止。每天二次,每次喝粽汤1小碗,吃粽子2只。
3、马齿苋、鸡蛋各50g,或狝猴桃适量。每日50g,制作成食品常年服用。
4、黄花菜30g,木耳15g,血馀炭6g。将前两种水煎取汁300ml,冲服血馀炭。亦可常服鲜无花果。
5、并有明显贫血者,可用黑木耳30g、红枣30枚,做成食品为1日量,每日食之。
肠癌吃什么对身体好?
1、 适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金枪鱼等。
2、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魔芋、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藻类等。
3、用部分粗粮替代细粮。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5、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
6、注意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7、对放疗或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可用苡米、芡实、菱角、莲子等煮粥佐餐,常食之。或多食香菇、平菇、口蘑 、黑木耳、银耳等,能提升白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肠癌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 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猪油、牛油、肥肉、动物内脏、鱼子等。
2、 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
3、 禁烟酒。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推荐文章
-
专访中山六院专家:警惕!痔疮可能掩盖结直肠癌
面对结直肠癌已逐步演变成危害公众生命健康主要“杀手”之一的严峻现实,鉴于公众对结直肠癌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加强宣传,提升公众预防意识迫在眉睫。为此,39健康网小编特意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兰平教授、吴小剑副教授为大家详尽、专业、全面地介绍结直肠癌的治疗、预防等知识。
-
博采众“肠”— 三阶梯MDT治疗是大肠癌治疗的金标准
我院肠癌多学科团队致力于针对复杂肠癌的三阶梯多学科联合诊治,明确治疗路径,王志刚许多胃肠良性疾病如病理性肥胖、胃食管返流、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等的外科治疗深有研究。
-
缺乏完善的体检制度 致结直肠癌早诊率低
9月1日,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省一级分会)举行成立庆典大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医生宋新明教授报告指出,加强宣传引导,增强体检意识,普及结直肠癌筛查,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是提高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健。
-
影响结肠癌存活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结肠癌存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发现早晚、是否发生转移、患者心理状态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会影响存活率。
影响结肠癌存活率的因素有哪些?结肠癌健康 3345人看过 353点赞
-
大肠癌症状您了解了吗
大肠癌一般包括两种,如结肠癌和直肠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其原因主要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并且,如果患者患有一些肛肠疾病的话,患者也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要拖延,以免会导致组织出现癌变可能,大肠癌症状您了解了吗?
-
专访中山六院专家:警惕!痔疮可能掩盖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在消化道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高居第三位。但是由于结直肠癌知识宣传的匮乏,公众对其知之甚少,预防不到位,及时、有效治疗略显不足。
-
肠癌晚期吃什么食物好
对于肠癌晚期的病人来说,食物的选择很重要,这关乎病人的生命体征的保持,而又由于肠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癌症,对于食物又有一些禁忌,在选择上要注意在不违禁忌的情况之下合理搭配,同时也要尽量满足病人自身的喜好。
肠癌晚期吃什么食物好肠癌维生素 3345人看过 3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