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憩室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胃憩室的病理病因,胃憩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胃憩室一般位于胃后壁贲门附近小弯侧食管胃连接点下2~3 cm内,多为真性憩室,占胃憩室70%左右,通常不伴有溃疡、肉芽肿或肿瘤,因该处纵行肌薄弱而形成。继发性胃憩室既有真憩室也有假憩室,大多由溃疡、肉芽肿、肿瘤、手术等因素引起,多位于幽门前区。由于胃内压力增加,如幽门梗阻而形成的憩室也称为内压性胃憩室,如因胃周围粘连所致者,亦称为牵引性憩室。胃底、胃体憩室相对少见,多由于胃外牵拉所致。胃憩室的发生与消化道其他部位憩室无关。

  二、发病机制

  真性憩室包括胃壁各层,即胃黏膜层、肌层及浆膜层,外形呈袋状突出于胃壁,触之柔软,直径2~4cm,也有直径达9~10cm者。胃憩室黏膜半数正常,可有充血、糜烂、出血。因炎症使憩室壁增厚,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穿孔者少见。憩室也可发生黏膜坏死及癌变但罕见。少数憩室内有异位胰腺组织使黏膜不规则,应归为先天性憩室,多见于胃小弯及幽门前区。假性憩室仅有胃黏膜及浆膜层,如黏膜层嵌入肌层而胃浆膜表面无异常则称为胃壁内憩室。

胃憩室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胃憩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从症状上需注意与食管裂孔疝、穿孔性溃疡、恶性病变鉴别。

胃憩室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胃憩室症状,尤其是胃憩室的早期症状,胃憩室有什么表现?得了胃憩室会怎样?

  一、症状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做胃部钡餐检查或做胃镜时发现,部分胃憩室的病人又可同时合并其他胃肠道病变,因而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胃憩室引起。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剑下钝痛、胀痛及烧灼感,或有阵发性加剧,可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吞咽困难。发生于剑下的餐后1~2h内的钝痛,卧位加重,立位或坐位减轻为本病特点。症状的产生可能由于食物进入憩室内使其膨胀所致,当某种体位有利于憩室排空时,疼痛可缓解。也有人认为症状产生是由于食物或胃液潴留在憩室腔内引起憩室炎症所致,故憩室口小的比大的易发生症状。有时症状类似溃疡病或胆囊疾病。

  二、诊断

  胃憩室通过纤维胃镜及X线钡餐确诊。

胃憩室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胃憩室有哪些并发病症,胃憩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当憩室合并炎症时病人可有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胃憩室就诊

胃憩室就诊指南针对胃憩室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胃憩室挂什么科室的号?胃憩室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胃憩室要做哪些检查?胃憩室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胃憩室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胃憩室患者就医,解决胃憩室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胃憩室检查

向您详细介胃憩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胃憩室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胃钡餐造影

  一、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真性、假性憩室。

  1.X线检查 胃憩室主要依靠X线钡剂造影检查时发现,若憩室过小或检查时不够仔细,容易漏掉。采取仰卧右前斜位进行检查,钡剂易集中于胃底,同时可避免憩室阴影与胃底重叠,易于发现。贲门区的真性憩室有特征性的X线钡剂造影所见:憩室多呈囊状,直径3~4cm,边缘光滑,突出于胃外,有一窄长的颈与胃相连。立位检查时,憩室内可出现液面。多数病例可见黏膜皱襞自胃部经过颈部进入憩室内。在个别病例可见憩室内有溃疡或黏膜的其他改变。憩室内的钡剂排空较慢,当胃将钡剂排空后,可仍有钡剂停留在憩室内。

  胃底憩室呈囊状。有窄颈,并有胃黏膜伸入憩室内等特点,易与胃底小弯溃疡相鉴别。但在胃小弯或幽门前区的憩室常有异位胰腺组织而使憩室内的黏膜不规则,易误认为肿瘤。需结合胃镜检查确诊。

  2.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检查对诊断胃憩室有一定的帮助。胃镜所见,憩室入口呈圆形,边缘规则清楚,周围黏膜完全正常而无浸润现象。并可见黏膜皱襞直接进入囊内,并可在憩室口处看到有规律性的收缩。口的大小可以改变,甚至有时将口完全封闭。憩室内黏膜一般正常,有时有发炎及溃疡形成。

胃憩室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胃憩室的治疗方法,治疗胃憩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胃憩室应该吃什么药。

胃憩室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无合并症者行内科治疗。有症状者宜进食易消化而少刺激性食物,服用抗分泌药、胃黏膜保护剂及抗生素。如憩室内有食物潴留,可在X线透视下寻找最佳位置做体位引流,以免食物长期刺激而发生憩室炎症、糜烂及溃疡。如症状严重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憩室颈窄底宽,或并发溃疡、穿孔,不除外癌变及大量出血时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胃壁内翻缝合、单纯憩室切除、部分胃切除等。贲门处憩室手术较困难,有时需胸腹联合切口才能充分暴露。术后效果一般较好。

  二、预后

  症状严重经内科治疗效果不好,手术治疗后效果一般较好。

胃憩室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胃憩室应该如何护理,胃憩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胃憩室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胃憩室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弱碱性的容易消化的食物;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3.宜吃性味平淡的食物。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莴笋尖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憩室发生的风险。 宜吃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
竹荪 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的纤维素,具有增加胃肠道蠕动的作用,从而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排空,减少憩室对机体的持续性损伤。 50g与排骨同炖食用。
鲜鱼 含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有利于胃粘膜的修复,同时为机体提供了必须的蛋白质来源。 500g清蒸食用。
饮食禁忌: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2.忌吃燥性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3.忌吃发物的食物。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米花糖 属于油炸的食物,质地比较硬,不容易消化吸收,对机体免疫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性的作用。 必要的时候可用开水泡发以后食用。
酱菜 含有丰富的亚硝酸盐,且盐分也比较充分,可造成胃肠道过多的水分丢失,诱发肠炎,加重原有的腹痛症状。 宜吃新鲜的蔬菜。
辣椒酱 含有丰富的辛辣刺激性的辣椒素,具有促进胃肠道粘膜血管扩张,诱发血管充血。 宜吃无辛辣刺激性的花生酱。

胃憩室饮食原则

  一、胃憩室的食疗方;

  宜进食易消化而少刺激性食物,服用抗分泌药、胃黏膜保护剂及抗生素。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胃憩室病因 胃憩室鉴别 胃憩室症状 胃憩室并发症 胃憩室就诊 胃憩室检查 胃憩室治疗 胃憩室护理 胃憩室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