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的病理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因子(如EB病毒,支原体等)和遗传易感性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阳性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4倍。HLA-DR4部分氨基酸排列与病原体(EB病毒)有相似基因片段。所以HLA可作为病原体的受体或自身抗体的受体,受到免疫损伤,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IgG Fc段的抗体)。IgG类风湿因子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原位或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细胞免疫,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引起关节滑膜炎,逐渐破坏关节软骨,致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韧带硬化,最终关节畸形、废用。类风湿关节炎并血管炎者,其血中可查到人类白细胞胞质自身抗体(ANCA),主要为核周型P-ANCA,推测RV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及P-ANCA有关,后者引起细胞免疫损伤。Voskuy分析69例RV与138例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示RV的高危因素为:
1.男性。
2.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3.关节破坏。
4.皮下结节。
且多数有关节外症状、指甲皱裂等1年以上才诊断RV。而Guedes从1981~1994年,共观察42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66例(16%)有皮下结节,5年后易发展到眼、口干燥,易发展至血管炎,全身损害更重。但有2例长期静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血管炎(溃疡性角膜炎)表现。多数认为血中循环复合物增加,类风湿因子升高者易发生血管炎,可侵犯大、中、小血管,主要累及中、小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引起全层动脉炎。推测肾的系膜细胞有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功能,从而激发系膜损伤引起肾小球肾炎。
二、发病机制
由于RA病人中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多种类型不同的肾损害,各型肾损害发病机制也不相同,多数机制不明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鉴别诊断
一、鉴别
1.原发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微型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 临床表现及肾病理与RV相似,但肾病理免疫荧光阴性。ANCA阳性率高,韦格纳肉芽肿为CANCA,抗PR3阳性,微型多动脉炎为P-ANCA,抗MPO阳性。
2.系统性红斑狼疮 除有多系统损害之外,还有血清免疫学异常:C3下降,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smith抗体阳性,鉴别不难。
3.痛风 可有关节肿痛,多侵犯跖趾关节,高蛋白饮食后易发作,自限性。侵犯肾脏早期为间质性肾炎,晚期为肾硬化,可表现蛋白尿、血尿、尿毒症。可伴痛风石、肾结石。但无多系统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症状,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的早期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有什么表现?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会怎样?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症状诊断
一、症状
RA起病多样,可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多呈慢性波动经过,且为多脏器受累。常见关节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对称性侵犯性关节滑膜炎。患者常有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关节活动障碍。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受累为主,其次是膝、肩、踝、髋关节。血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者易在起病2年内发展到关节破坏。65%~70%呈进展性关节变形、功能障碍,15%~20%为发作性,10%可长期缓解。关节外症状主要是由于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引起。15%~25%的患者在关节隆突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黏附于骨膜、肌腱或腱鞘上,常对称出现。皮下结节可持续存在数月或数年;皮肤可出现水疱、紫癜、多发性丘疹等。眼部表现主要为眼口干燥、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溃疡性角膜炎。要注意除外治疗药物毒性引起的眼部表现,如激素可引起眼压增高和白内障。
肾脏的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可伴高血压,15%有肾功能损害。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检测44例类风湿关节炎的24h尿蛋白、IgG、α微蛋白,55%有蛋白尿定量异常,其中药物治疗和血管炎引起占25%,余75%无原因。早期肾穿刺是鉴别血管炎及原发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淀粉样变、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有力指标。
二、诊断
1.有类风湿关节炎表现。
2.出现更严重系统性损害 皮下结节、皮肤溃疡、溃疡性角膜炎、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肺炎、小肠梗死、多发性单神经炎、肾损害等。
3.皮肤活检显示 坏死性全层血管炎伴单核细胞浸润。
4.肾病理显示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伴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可有IgG、IgM、IgA沉着。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有哪些并发病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并发症
本病常导致多脏器受累,其主要并发症是关节破坏变形,关节隆突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中枢神经受累引起急性或慢性脑梗死或出现偏瘫。肠血管炎引发肠缺血、腹绞痛、血便,甚至肠穿孔。患者出现多发性单神经炎、皮下梗死、肺渗出、胰腺炎、小肠出血,严重肾功能不全,多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就诊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就诊指南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挂什么科室的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要做哪些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患者就医,解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常见问诊内容:
建议就诊科室: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诊断标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重点检查项目: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检查
向您详细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血清类风湿因子血清类风湿相关核抗原抗体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清肌酐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检查
一、检查
1.尿液检查
仔细的尿检分析也是区分不同类型肾脏损害的另一重要手段。膜性肾病及继发性淀粉样变为非炎症性,典型呈中至重度蛋白尿伴不很活跃的尿沉淀物及相对正常的血肌酐浓度。相比较,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及类风湿血管炎通常会出现较活跃的尿沉淀物(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颗粒管型)而镇痛药所引起的肾病通常与较温和血尿沉淀物,肾乳头坏死所引起的肋腹痛及慢性肾衰相关。肾小球基底膜变薄通常与无症状性镜下血尿相关。然而临床与病理的关联并不是绝对的,为了明确诊断,有些病人仍需进行肾活检。
2.血液检查
(1)血清类风湿因子(RF):有IgG、IgM、IgA3种RF。目前所用的乳胶凝集法,检测的是IgM RF,活动期50%~80%阳性,缓解期阳性率低。
(2)活动期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增快。
(3)血清ANCA:部分RV患者可有P-ANCA阳性,靶抗原为MPO或其他抗原。
(4)关节液检查:细胞数2000~75000/mm3,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黏度低,糖可下降。
3.关节X线片 Ⅰ期:
骨质疏松;Ⅱ期:关节间隙狭窄;Ⅲ期:骨质齿样破坏;Ⅳ期:关节半脱位,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4.组织活检
皮肤肌肉神经活检示坏死性全层血管炎伴单核细胞浸润,管腔狭窄、阻塞。
5.动脉造影
可显示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但无特异性。
6.肾穿刺病理
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伴新月体形成,可有免疫复合物IgG、IgM、IgA沉着。另外,可有与类风湿免疫反应有关的微小病变、系膜增生、膜性肾病,以及炎症相关淀粉样变。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应当除外。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的治疗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应该吃什么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一般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主要是针对RA本身的治疗。对用药前有肾损害者,应及时、合理地应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用药后导致的肾损害,应及早停药,调整治疗方案;对严重肾损害者,则行血液净化治疗。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RA的良策,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有可能控制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RA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类。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为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减轻关节肿痛,但不能抑制病程的进展。常用的一线药物有:
①阿司匹林:2~6g/d,每隔4~6小时1次,饭后服用。
②吲哚美辛:25mg/次,3次/d,口服。
③布洛芬:0.8g/次,3次/d,口服。
④萘普生:0.2~0.3g/次,2~3次/d,口服。
⑤吡罗昔康(炎痛喜康):每次20mg,1次/d口服。
(2)慢作用抗风湿药:
为二线药物,能抑制病程的进展,但作用较缓慢。
①改变病情药:
A.金制剂:有口服和注射两种,最常见的口服金制剂为金诺芬,用法:初始剂量3mg/d,于早饭后服,2周后增至6mg/d。如服6个月后疗效不明显,可增至9mg/d,分3次口服,若此量连服3个月效果仍不明显,应停用。金诺芬起效后可以长期使用。
B.青霉胺:一般开始时1次/d,125~250mg,口服;然后每个月增加125mg,直至500~750mg/d,甚至1000mg/d。多数用药3个月左右见效,症状改善后,用小剂量维持。
C.柳氮磺吡啶:初始1次/d,0.5g,口服;每周加量0.5g,逐渐加至1.5~3.0g/d,分3次口服。一般用药后1~2个月即可起效,若连续6个月无效,则停用。
D.抗疟药:最常用的抗疟药有两种,即氯喹和羟氯喹,常用剂量为:羟氯喹6mg/(kg·d),氯喹4mg/(kg·d)。若服用4~6个月无效,应停用。
②细胞毒药:
A.甲氨蝶呤:是当今治疗RA疗效最满意的慢作用药,尤其是在与另一慢作用药物联合应用时。常用剂量:5~10mg,每周1次,口服或注射。一般在用药1~3个月后即可起效,可持续应用5~6年以上。
B.环磷酰胺:常用剂量为口服100~150mg,1次/d,或静脉注射,每周2次,200mg/次。一般用药累积总量不超过8~12g。
C.硫唑嘌呤:初始1~1.5mg/(kg·d),口服;以后增至2~2.5mg/(kg•d)。一般3~6个月起效。
D.环孢素:初始剂量为2.5mg/(kg•d),渐增至5mg/(kg·d)。
③中药:雷公藤总甙片20mg,3次/d;昆明山海棠片3~6片,3次/d。
(3)糖皮质激素:
为三线药物,具有抗炎、控制症状的作用,但不能阻断RA的病程进展和破坏。值得指出的是,所有的抗类风湿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应用会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有人分析RA病人死亡原因中12.5%~25%是与药物毒性有关。
目前主张RA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对用药前有肾损害者,可考虑开始即予联合疗法,具体联合方案的设计必须合理,其原则是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使其疗效相同或相加,而毒副作用无相加或放大。目前国内使用较多、效果较满意的药物组合是甲氨蝶呤 金诺芬、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 雷公藤、甲氨蝶呤 羟氯喹。关节肿痛较明显者,可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待症状控制、慢作用药物起效后停用。要避免两种NSAIDs并用。有下列情况者避免使用NSAIDs:
①年龄大于60岁。
②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
③动脉硬化。
④肾脏低灌注状态。
对症状明显、NSAIDs无效而慢作用药未显效时可短期(2~3个月)、小剂量(强的松7~10mg/d)使用糖皮质激素,慢作用药一旦起效即减少激素用量并逐渐撤除。对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者,用环磷酰胺和中等剂量激素[泼尼松0.5~1mg/(kg·d)]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坏死性血管炎、坏死性新月体肾炎的治疗详见有关章节。
2.继发肾淀粉样变的治疗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细胞毒药物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对RA合并肾淀粉样变治疗有效,秋水仙碱、抗疟药也有一定效果。有报道二甲亚砜(DMSO)治疗(口服或静脉注射5g,3次/d)对部分RA所引起的继发性淀粉样变可明显减轻关节肿痛,使关节活动好转,血中SAA及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研究还显示可减轻肾间质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另有报道,大防风汤治疗RA伴全身淀粉样变及肾功能障碍有效。在上述药物治疗同时,亦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糖皮质激素对肾淀粉样变疗效不佳,要慎用。
3.药物性肾损害的治疗
(1)金制剂治疗中,一旦出现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应立即停药,大部分患者可以缓解。金制剂诱导的膜性肾炎病程不一,有可能停药数月后,蛋白尿才消失。有肾病综合征者,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继发于青霉胺治疗的蛋白尿常出现在开始治疗后的4~18个月,当其用量大于500mg/d时。更易出现蛋白尿。及时停药,蛋白尿可以消失,少数病人可以持续1年以上。出现肾病综合征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对长期、大量使用NSAIDs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并注意询问夜尿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及时停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情可望得到改善。
4.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可以行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肾移植,但肾移植成功率低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衰竭,感染率高,且移植1年后,移植肾又可再发淀粉样变性,故临床上需慎重考虑。
二、预后
本病预后差。并有神经系统损害者5年生存率为57%。完全缓解53%,复发率2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辨证论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中医治疗
1、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肾损害的认识:
RA属中医痹症的范围。古医籍对历节风、顽痹等病因病机及证候的描述,与RA极为相似。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之调养导致人体气血、阴阳、脏腑亏损,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致使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壅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更兼痰湿、淤血胶结,致关节筋脉痹阻而发病。病程迁延,骨节有失气血充养,以致筋伤骨损而造成关节肿痛、畸形及活动障碍。湿热淤毒,内舍于脏,或痹证日久,耗气伤血,均可损及肝、肾、脾,症见关节疼痛、腰痛、水肿、蛋白尿,甚或血尿。
2、RA及其肾损害的中医辨证治疗:
本病正虚邪实,寒湿热错杂。在发作期应以祛邪为主,如风寒湿痹,宜温阳宣通,风热湿痹,宜清热、利湿、祛风;在静止期,则以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为主,顽痹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可按下述辨证施治:
①湿热痹:
主证:病势急,关节红肿痛热,汗出热不退,病痛关节屈伸不利,晨起僵硬,烦躁,小便短赤,舌苔黄,脉数。此证多表现在急性发作期。
治则: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宣痹。
方药:宣痹汤合二妙散。
②毒热痹:
主证:关节肿胀疼痛,痛处红灼热,筋脉拘急,痛如虎啮,手不可触,夜重日轻,发热寒战,心烦,口渴,溲黄,或有蛋白尿、血尿,大便干,舌红,苔黄干,脉弦滑数。此证也多为RA急性发作期表现。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凉血,通痹。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味。
③寒湿痹:
主证:肢节剧痛,关节濡肿,屈伸不便,甚则强直拘挛,痛处常伴寒冷,沉重感觉,因寒而痛剧,得温则痛减,每遇阴雨天加重,纳呆,腹胀,大便稀薄,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此证多表现在RA中晚期,或为阳虚体质的RA患者。
治则:温经散寒,健脾除湿通痹。
方药:乌头汤合薏苡仁汤加减。
④肝肾虚痹:
主证:痹病日久,累及肝肾,骨枯筋萎,关节僵硬变形,不能屈伸,腰膝酸软无力,心烦,纳少,溲少,水肿,蛋白尿,便干,苔少舌体瘦削,脉细数。此证多为RA晚期。
治则:补养肝肾,强筋骨,畅气血,舒利关节。
方药:右归丸加减
⑤气血虚痹:
主证:痹症历久,病情反复,气血衰少,关节僵硬,屈伸不利,关节疼痛红肿,或冰凉,或疼痛麻木,时有筋肉惊掣跳动。关节周围黯黑色,每因气交之变,遇寒痛加,得热而安。或伴有腰痛、蛋白尿。乏力气短,面色少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调补肝肾,益气生血。
方药:独活汤加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应该如何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一般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护理
1、心理护理:
类风湿病病程较长,且常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患者思想负担重,认为该病难治愈,甚至放弃治疗,任其发展,以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对于这种心理障碍,一定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同时家庭应让患者自己了解类风湿病病因、病理以及目前治疗方法和疗效;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2、调节饮食:
由于类风湿病人常年用药,且多数药对胃肠有很强的刺激性,因而主张少吃多餐,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的食物为主,宜常吃黄鳝、鸭、骨髓、鱼、瘦肉、板栗等,禁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3、指导锻炼: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后要逐步加强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蹬楼梯、打太极拳、慢步长跑、气功、康复训练。较重患者需自己在床上进行关节牵拉、伸展等功能锻炼,一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二是避免早期脱钙;三是帮助减轻炎症,改善血液循环;四是改善机体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但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动作过快,以免损伤关节。注意防止受凉、潮湿。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饮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饮食原则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饮食保健
有些食物则益于缓解关节炎症状,如蔬菜、水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从而有助于缓解关节炎症状。譬如山药、扁豆、豆腐、芹菜、苦瓜、丝瓜和香菇、黑木耳等食物,均有助于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