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直疝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腹股沟直疝的病理病因,腹股沟直疝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肌肉发育不良(35%)

  腹股沟区存在供睾丸,精索通过的腹股沟管,其后方有供下肢血管通过的血管腔隙和股鞘,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上方和后方形成腹壁的薄弱区域,并具备如下特征:腹外斜肌层为腱膜性结构,浅环处甚至缺乏腱膜;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之间存在容纳精索(子宫圆韧带)及其内层,中层被膜的间隙,因而缺乏防护,若是两肌下缘不能达到精索和精索被膜的上缘,则薄弱更加明显,Anson认为,两肌发育良好可阻止直疝者仅26%,62%两肌之一发育不良或达不到精索上缘,12%则两者均不能提供支持;腹内斜肌附着点高,收缩时未能关闭间隙者,达36.8%,这可能是直疝形成的直接原因;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的内侧发育程度多变,如果左,右侧两肌下缘都终止在腹直肌前方,腹直肌外侧的直疝三角仅由腹横筋膜保护;腹横肌腱膜和腹横筋膜虽附于耻骨梳韧带成为腹股沟管后壁,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也可增厚,但是这些结构在强度上都不如肌肉和腱膜,腹横筋膜层且构成腹股沟管深环;深环前方尚有腹内斜肌防护,浅环的后方则全属腱膜或筋膜性成分,防护上显得更薄弱。

  自身嵌闭机制障碍(20%)

  腹股沟区的解剖缺陷可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收缩产生防卫作用进行弥补,首先是括约肌作用,即在腹壁运动或腹压增高时,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收缩将凹间韧带拉紧向外上提起,扣紧内环抵抗增高的腹内压,其二是嵌闭功能,正常情况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腹股沟管上形成凸向上方的弓状缘,与相对应的腹股沟韧带间存在0.5~2.0cm的距离,肌肉收缩弓状缘向腹股沟韧带侧拉平,并向髂耻束和腹股沟韧带靠拢,嵌闭间隙,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弥补腹横筋膜的薄弱之处,上述功能对防止腹股沟疝发生有重要作用,如果凹间韧带,髂耻束松弛,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发育不良没有构成完整的弓状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肌肉萎缩,收缩力降低等都可造成括约和嵌闭作用削弱或丧失。

  腹内压增高(10%)

  任何引起腹腔内压力增加的疾病均有可能诱发腹股沟直疝,这包括肥胖,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便秘,腹水,妊娠等。

  其他因素(10%)

  腹部外伤、年龄、肥胖、多次妊娠及缺乏运动等都与该病有关。

  二、发病机制

  1.解剖因素 腹股沟区存在供睾丸、精索通过的腹股沟管,其后方有供下肢血管通过的血管腔隙和股鞘,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上方和后方形成腹壁的薄弱区域,并具备如下特征:腹外斜肌层为腱膜性结构,浅环处甚至缺乏腱膜;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之间存在容纳精索(子宫圆韧带)及其内层、中层被膜的间隙,因而缺乏防护,若是两肌下缘不能达到精索和精索被膜的上缘,则薄弱更加明显。Anson认为,两肌发育良好可阻止直疝者仅26%,62%两肌之一发育不良或达不到精索上缘,12%则两者均不能提供支持;腹内斜肌附着点高,收缩时未能关闭间隙者,达36.8%,这可能是直疝形成的直接原因;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缘的内侧发育程度多变,如果左、右侧两肌下缘都终止在腹直肌前方,腹直肌外侧的直疝三角仅由腹横筋膜保护;腹横肌腱膜和腹横筋膜虽附于耻骨梳韧带成为腹股沟管后壁,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也可增厚,但是这些结构在强度上都不如肌肉和腱膜,腹横筋膜层且构成腹股沟管深环;深环前方尚有腹内斜肌防护,浅环的后方则全属腱膜或筋膜性成分,防护上显得更薄弱。

  2.后天性因素 腹壁强度与作用于腹壁的压力的对比,才是能否出现疝的基本因素,较弱的腹壁阻止不了疝的形成,除了腹部结构因素,还同营养状态、体力劳动、妊娠、快速减肥甚至遗传等有关。

  (1)腹内压增高:任何引起腹腔内压力增加的疾病均有可能诱发腹股沟直疝,这包括肥胖、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便秘、腹水、妊娠等。

  (2)腹部创伤:腹壁直接的外伤和疝的发生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外伤可削弱腹壁结构的强度,虽然动物实验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点,但是腹部创伤可使疝加重。

  (3)年龄:腹股沟疝的发生和年龄有绝对关系,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某些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发生率也增加,腹部脂肪组织减少、腹壁胶原组织代谢紊乱、腹股沟区各种正常组织结构变薄等也可促进腹股沟疝的发生、发展。

  (4)腹股沟管壁肌肉防卫功能减弱或丧失:腹股沟区的解剖缺陷可由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收缩产生防卫作用进行弥补,首先是括约肌作用,即在腹壁运动或腹压增高时,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收缩将凹间韧带拉紧向外上提起,扣紧内环抵抗增高的腹内压。其二是嵌闭功能,正常情况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在腹股沟管上形成凸向上方的弓状缘,与相对应的腹股沟韧带间存在0.5~2.0cm的距离,肌肉收缩弓状缘向腹股沟韧带侧拉平,并向髂耻束和腹股沟韧带靠拢,嵌闭间隙,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弥补腹横筋膜的薄弱之处。上述功能对防止腹股沟疝发生有重要作用,如果凹间韧带、髂耻束松弛,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发育不良没有构成完整的弓状缘,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肌肉萎缩、收缩力降低等都可造成括约和嵌闭作用削弱或丧失。

腹股沟直疝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腹股沟直疝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1.半月线疝:位置较低的半月线疝,容易和腹股沟直疝相混淆,鉴别的要点是腹股沟直疝经直疝三角突出,其位置相对半月线疝较低,而半月线疝通过腹横筋膜弓突出。

  2.膀胱上外疝:下腹部腹直肌外缘出现一半球状包块,站立时出现,卧位消失,常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但极少发生嵌顿,本病表现与腹股沟直疝酷似,部分病人甚至同时合并有腹股沟直疝,应注意与之鉴别。

  3.腹股沟斜疝:直疝与斜疝的鉴别。

腹股沟直疝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腹股沟直疝症状,尤其是腹股沟直疝的早期症状,腹股沟直疝有什么表现?得了腹股沟直疝会怎样?

  一、症状

  1.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的半球形可复性肿块,直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不需手法复位,极少发生嵌顿(疝囊颈宽大),多见于老年人,极少发生在女性和儿童。

  2.肿块基底宽,罕见坠入阴囊。

  3.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

  4.直疝三角可触及明显的腹壁缺损。

  5.若部分膀胱壁构成滑动性疝的一部分,则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二、诊断

  1.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的可复性半球形肿块。

  2.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增加腹压肿块仍可出现。

  3.术中证实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腹股沟直疝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腹股沟直疝有哪些并发病症,腹股沟直疝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常见的并发症有肠管嵌顿、肠管绞窄。

腹股沟直疝就诊

腹股沟直疝就诊指南针对腹股沟直疝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腹股沟直疝挂什么科室的号?腹股沟直疝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腹股沟直疝要做哪些检查?腹股沟直疝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腹股沟直疝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腹股沟直疝患者就医,解决腹股沟直疝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咳嗽、排尿困难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腹股沟直疝患者?

  • 建议就诊科室:

    普外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诊断标准:

    1.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的可复性半球形肿块。 2.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增加腹压肿块仍可出现。 3.术中证实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包块消失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压痛缓解后转门诊治疗。
  • 重点检查项目:

    1.上消化道造影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指十二指肠以上部分的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部位包括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造影时多吞入造影剂,也就是病人所说的“吞白药水”。目前最多采用的是钡剂,如硫酸钡,加入阿拉伯胶制成钡胶浆糊剂,有时加上发泡剂进行双重对比,能更清楚显示消化道内微小病变。

    2.静脉肾盂造影

    是一种特殊的 X光检查,英文 IVP (intravenous pyelography)或 IVU (intravenous urogram),用来检查泌尿系统(如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有无异常,包括结石、肿瘤、阻塞或各种畸形。

    3.膀胱造影

    膀胱造影是将导管插入膀胱,注入3%~6%碘化钠溶液100~200ml,以使膀胱显影的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膀胱瘤、膀胱憩室、外在压迫,如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腹股沟直疝检查

向您详细介腹股沟直疝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腹股沟直疝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造影膀胱B超

  腹股沟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在某些特殊情况才进行影像学检查。

  1.消化道造影或钡灌肠检查 可发现腹股沟区肠襻影,特别是滑疝。

  2.静脉肾盂造影和膀胱造影 观察疝是否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如滑疝和膀胱的关系。

  3.疝造影术 1967年Ducharme将造影剂注入腹腔,观察腹膜有无突出存在,又称为腹膜造影术,有助于发现某些腹股沟区微小和初发的疝或某些罕见疝,如会阴疝、闭孔疝等,尤其是疑有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时,可采取该方法加以证实。

  4.CT 可观察疝的部位、形态、疝囊大小以及内容物,当膀胱充以造影剂时,可观察滑动性疝是否累及膀胱。

  5.超声检查 该方法对疝的诊断比较理想,可发现微小疝,特别是肥胖病人,能够清楚显示腹股沟疝的形态、周围毗邻关系、疝囊和疝内容物大小等,尤其是病人取某些体位或做深呼吸时可动态观察,能够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鞘膜积液、脂肪瘤、血肿等鉴别。

  6.腹腔镜 近年来腹腔镜既可用于腹股沟疝的诊断,也可用于治疗,效果满意。

腹股沟直疝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腹股沟直疝的治疗方法,治疗腹股沟直疝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腹股沟直疝应该吃什么药。

腹股沟直疝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原则 腹股沟直疝的治疗同斜疝:①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疝带保守治疗;②疝修补术;③疝成形术;④支持对症治疗。

  2.疝修补手术要求 现代外科技术要求疝修补手术达到5个基本要求,即:术后疼痛轻,病人康复时间短,疝的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能预防原发疝区域下的腹股沟底部再形成疝。

  3.手术方案的选择 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疝的分型而选择。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建议:

  Ⅰ型:疝囊高位结扎和内环修补手术;也可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Lichtenstein手术)。

  Ⅱ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如果缺乏人工修补材料时也可用Basssini、Mc Vay、Halsted和Shouldice手术,尽可能加用组织减张步骤。

  Ⅲ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无人工修补材料时可考虑使用自身材料并注意减张。

  Ⅳ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

  二、预后

  手术大多痊愈,但有4%~10%的复发。

腹股沟直疝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腹股沟直疝应该如何护理,腹股沟直疝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腹股沟直疝一般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一般常规护理。

  2.术后平卧位,膝下垫枕,使够关节屈曲,阴囊抬高。

  3.切口处置小沙袋,压迫24h。

  4.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术后第2d可进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保持大便通畅,若有便秘给通便药物。

  7.术后卧床休息3d,3d后可起床但避免活动,7d后可适当活动。

腹股沟直疝饮食

腹股沟直疝饮食原则

  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

  腹股沟直疝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2、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3、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4、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腹股沟直疝病因 腹股沟直疝鉴别 腹股沟直疝症状 腹股沟直疝并发症 腹股沟直疝就诊 腹股沟直疝检查 腹股沟直疝治疗 腹股沟直疝护理 腹股沟直疝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