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发热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经行发热的病理病因,经行发热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经行发热病因

1.气虚

禀赋气弱,经行时气随血耗,营卫失调而致发热。


  2.阴虚 

素体阴虚,经行时经血下行,营阴更虚,以致阴虚生内热,经期发热。

  3.血热 

阳盛体质,又嗜食辛热谷物,或肝郁化火,经行时冲脉之气旺盛,气火相迫,经行发热。

  4.瘀热 

原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盆腔炎病史,宿瘀滞留胞中,积瘀化热,经行之际,血海充盈,瘀热郁结,气血营卫失调而致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经行发热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经行发热鉴别

1.气虚

经行低热持续,动则汗出,懒言少语,面色?s白,经行量多,色淡质清稀。苔薄,舌淡,脉细缓而数。


  2.阴虚 

经期午后潮热,两颧红赤,五心烦热,烦躁少眠。舌红干,脉细数。

  3.血热 

经前或经行发热,口干喜饮,溲赤便秘,心烦易怒,经量增多,色鲜红。苔薄黄,舌质红,脉弦数。

经行发热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经行发热症状,尤其是经行发热的早期症状,经行发热有什么表现?得了经行发热会怎样?

  经行发热症状

  1.根据发热多发生于经前、经行时,而在经后发热自然消退进行诊断。

  2.常伴发于有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

  3.若经行外感发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偶然经期发热者不能诊断为本病。

经行发热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经行发热有哪些并发病症,经行发热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经行发热并发症

   瘀热 经前或经行发热,经量多而有血块,或量少而不畅,经色紫暗,下腹胀痛拒按。苔薄,舌紫或有瘀点,脉涩而数。

经行发热就诊

经行发热就诊指南针对经行发热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经行发热挂什么科室的号?经行发热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经行发热要做哪些检查?经行发热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经行发热就诊指南旨在方便经行发热患者就医,解决经行发热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经行发热检查

向您详细介经行发热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经行发热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体温回归热螺旋体血清甲型肝炎抗原血清甲型肝炎病毒抗原血清甲型肝炎抗体

经行发热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经行发热的治疗方法,治疗经行发热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经行发热应该吃什么药。

经行发热辨证论治

  经行发热治疗

1.气虚治法:

补中益气除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克 白术10克 陈皮6克 升麻9克柴胡6克 当归9克 仙鹤草30克 党参12克炙甘草3克 炒白芍10克 防风9克加减:发热形寒,营卫不和者,加桂枝6克、大红枣10枚,去党参、升麻;经行量多色谈者,加荆芥炭9克、旱莲草15克、生地炭15克、阿胶9克(烊冲)。

  2. 阴虚治法:

滋阴养血清热。

  方药:

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10克 炙鳖甲12克(先煎)生地12克肥知母9克 地骨皮10克 丹皮10克 银柴胡9克 玄参12克 麦冬10克 泰艽10克 白薇10克 生甘草3克加减:低热口干,汗出热不退者,为气阴两虚,加党参12克、五味子9克、沙参12克、金银花9克,去黄芪、鳖甲、玄参;烦躁失眠者,加黄芩9克、山栀9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9克,或炒枣仁9克。

  3.血热治法:

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

清经散加减。

  丹皮12克 地骨皮12克 生白芍10克 熟地10克 青蒿9克 黄柏9克 茯苓10克 荆芥穗9克 麦冬9克 旱莲草15克 生地榆12克黄芩9克 当归9克加减:经行腹胀腹痛拒按者,加红藤12克、败酱草12克、生蒲黄12克(包煎),去旱莲草、地偷;尿赤者,加六一散9克(包煎)、知母10克;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10克(切)、桃仁6克。

  4.瘀热治法:

活血化瘀除热。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克 红花6克 当归9克 川芎6克赤芍10克 熟地10克 川??子10克 延胡索10克 红藤15克 败酱草12克 丹皮10克加减:瘀热重者,加蒲公英30克、金银花9克。

  发热无汗者,加薄荷5克(后下);瘀热便结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腹痛甚者,加炙乳没各6克,延胡索改为20克。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气虚发热者。

  2.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2克,口服。用于气阴两虚,阴虚发热者。

  3.金刚藤糖浆 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口服。用于血热或湿热发热者。

  4.甘露消毒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湿热者,低热起伏不退者。

  5.七味新消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血热者。

  6.血腑逐瘀汤 每日2次,每次20毫升,口服。用于血瘀者。

  【简便方】

  1.黄芪3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用于气虚者。

  2.生大黄3克(后下)、黄柏9克、丹参12克、胡黄连9克,水煎服。用于血热便秘者。

  3.红藤15克、桃仁9克、丹皮10克、丹参12克、香附10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用于瘀热者。

  4.生大黄3克(后下)、牡丹皮10克、桃仁9克、败酱草15克,水煎

经行发热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经行发热应该如何护理,经行发热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经行发热一般护理

  经行发热护理

   1.经行发热中药治疗预后较好,如伴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者,经后需继续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2.经行发热一般经后自然逐渐消退,如果病程日久,反复发病,甚至经后热度反而升高者,应根据其临床表现,作必要的检查,明确发热原因进行治疗。

经行发热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含高纤维的食物。2、宜吃含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含铁质食物。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燕麦 高纤维食物可促进排毒。 煮粥食用。
瘦肉 可补充营养、矿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适量
菠菜 含丰富铁质,有助于补血。 凉拌、做汤食用。
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油炸食物。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小麻椒 肥肉脂肪和胆固醇较高,不利用疾病恢复。 尽量少食。
辣椒 辛辣刺激,对附件炎患者不利。
辛辣刺激

经行发热饮食原则

  发热食疗

  香薷扁豆汤

  香薷10克,白扁豆12克,陈皮6克,荷叶8克,白糖适量。将白扁豆炒黄捣碎,与香薷、陈皮、荷叶一同煎煮,煮沸后1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放温服用。中医认为暑天高热多湿,用香薷、荷叶清暑祛湿,用陈皮、白扁豆健脾和胃祛湿。合为清暑益气、祛湿退热,适用于暑湿型发热。

  生姜红糖汤

  生姜5~10片,红糖30~50克。将生姜去皮洗净切片,加红糖一并放入锅中,煮沸后10分钟即可,放温服用。一日可服2~3次。生姜有辛温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红糖有益气、缓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合为解表散寒、发汗退热。适用于风寒外感型发热。

  薄荷粥

  鲜薄荷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先将薄荷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煮至汁浓时停火,过滤取汁备用,再将淘净的粳米入锅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薄荷汁和冰糖,再煮1~2分钟即成。每日服1~2次。薄荷辛凉、清热解毒,粳米温中和胃。合为清热利咽,解毒退热,适用于风热外感型发热。

  姜葱苏叶橄榄汤

  生橄榄60克, 葱头15克, 生姜10克, 紫苏叶10克, 水煎去渣加少许食盐调味饮用.有发表散热, 健胃和中作用.

  葱鼓黄酒汤

  豆鼓15克加水一碗, 煎煮10分钟后, 再加洗净香葱根须30克, 继续煎5分钟, 最后加黄酒50亳升, 煮沸即可, 趁热服食.有解表和中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 发热、头痛、无汗, 虚烦, 或兼有呕恶, 腹痛, 泄泻等.

  薄荷姜参膏黄汤

  薄荷30片, 生姜2片, 人参5克, 石膏30克, 麻黄2克.上述诸药共制粗末, 水煎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饮用.疏风散热, 解表止咳, 益气补虚.

  经行发热患者吃什么好?

  饮食要注意科学搭配,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又可防止内热产生。

  1、供给高能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饭。流质饮食可选用豆浆、蛋花汤、绿豆汤、藕粉、去油鸡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汤甩鸡蛋、肉末菜末面条、馄饨、豆腐脑、银耳羹等,软饭可选用馒头、面包、软米饭、包子、瘦肉类、鱼、虾、蛋、瓜茄类、嫩菜叶、水果等食品。

  2、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释和排出,还可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鲜果汁、菜汁、米汤、绿豆汤等。

  3、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食品;宜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

  经行发热患者最好不要吃什么?

  忌用浓茶、咖啡、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芥末、辣椒、胡椒等),并限制油腻的食物,如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

  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经病发热 经行发热病因 经行发热鉴别 经行发热症状 经行发热并发症 经行发热就诊 经行发热检查 经行发热治疗 经行发热护理 经行发热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