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天花的病理病因,天花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天花病因
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天花病毒有高度传染性,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儿在内,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天花病毒有两型,毒力强的引起正型天花,弱者引起类天花。
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微米 x 300微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天花病毒有高度传染性,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儿在内,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
(一)发病原因
痘病毒科(Poxviridae)是一群体形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DNA病毒。呈砖形或椭圆形,大小为(200nm~90nm) x (100nm~260nm),是体积最大的病毒之一,甚至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
痘病毒在细胞的胞质内进行复制,形成嗜酸性包涵体。受染者发病后皮肤出现丘疹,然后转化为水疱及脓疱。病毒多数能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产生肉眼可见的痘疱样病损。
根据其抗原性及病毒生物学特征,痘病毒科可分为五组。可寄生于人类的有三组:第一组为天花组病毒,包括天花、类天花、牛痘苗、牛痘及猴痘;第二组为副牛痘组病毒,包括羊痘及副牛痘;第三组为传染性软疣病毒。天花、类天花、牛痘及猴痘病毒均归属于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由于共同抗原的存在,故可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来预防天花、类天花及猴痘。它们在形态学上几乎一致。
天花与类天花病毒所产生的痘疱较小,边缘完整而突起。痘苗病毒所产生者则较大,边缘不整齐。天花病毒致病力较强,但所致细胞病变较痘苗病毒稍慢。天花、类天花、痘苗病毒能在多种细胞组织培养中增生。天花病毒引起典型天花;而类天花病毒(alastrim virus)毒力较低,引起类天花,临床病情较轻。
不过,天花病毒在体外生命力较强,耐干燥及低温,但不耐湿热。在4℃时对20%乙醚及1%苯酚有耐受力,可存活数周以上;但在37℃仅能存活24h。0.2%甲醛溶液于室温须经24h始能使天花病毒丧失传染性。存在于患者的痂皮、尘土及衣被物品上的天花病毒可长期存活;在室温中达数月或更久,在-10~15℃可存活4~5年;而在热带气温下,病毒感染性在3周内即逐渐消失。天花病毒对75%乙醇、1∶10000高锰酸钾溶液及酸性环境甚为敏感。在pH3环境1h即被灭活。亦易于被蒸汽消毒法或紫外线照射杀死。
(二)发病机制
通过呼吸道吸入是天花的主要传播途径。天花病毒吸附于易感者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表面并入侵,迅速到达局部淋巴结及扁桃体等淋巴组织,大量复制后入血,形成第一次短暂的病毒血症。通过血流,感染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并在其内继续复制及释放入血,导致第二次病毒血症。通过血循环,病毒更广泛地播散到全身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组织。此时患者发生高热、全身不适。经过2~3天的前驱症状后,出现天花痘疹。
由于天花病毒不耐热,故患者发热后,病毒血症仅维持短暂的时期。发热的次日,患者血中一般难以再检出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皮肤等温度较低的组织中。天花病毒入侵皮肤组织细胞后,先在真皮层增生,使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胞质出现空泡,核浓缩、消失,临床上出现斑疹;随后,病毒侵入表皮层细胞大量增生,使局部肿胀,皮层增厚,出现丘疹。此后细胞变性、坏死。细胞间有液体渗出,形成疱疹。破坏不全的细胞在疱疹中成为分隔,形成许多小房;由于深层细胞壁的牵引,使天花的疱疹中央部凹下成脐状。显微镜下观察,疱疹周围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周界清晰的包涵体,呈圆形,直径1~4µm。当大量炎症细胞渗入水疱内,即成脓疱疹。脓疱疹内的液体吸收后,则形成硬痂。因破溃及搔抓,脓疱疹易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使局部皮肤深层病损恶化,亦使全身的中毒性症状加重。脓疱疹期,肝脾可肿大。
若口腔、鼻咽部发生继发感染,可导致颈淋巴结肿大。若脓疱只侵及表皮层,脱痂后的瘢痕不甚明显;倘若累及真皮层或有继发感染,则形成遗留终身的凹陷性瘢痕。由于缺乏角质层,黏膜病损的破裂比皮肤破损更快,黏膜的病变很易形成深浅不同的溃疡,而不形成疱疹。病毒易于从溃疡处大量排出;所以,在患者早期的传染性上,黏膜病损起着重要作用。呼吸道、消化管、泌尿道、阴道等处黏膜均可受累。由于溃疡周围显著的炎症反应,可导致严重的症状。倘若波及角膜,可引起角膜混浊、溃疡,或继发细菌性感染,致使患者失明。
天花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天花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天花鉴别
出疹前与其他传染病,如流感、脑炎、脑膜炎、伤寒、中毒性猩红热等早期症状相似,只能根据疫情报告,否则难辨。
典型天花在出疹期主要应与水痘、猴痘及牛痘与副牛痘相鉴别;此外,亦应与皮肤脓疱病相鉴别。
1、水痘(chickenpox)
发热后1~2天内分批出现全身性皮疹,其分布呈向心性。皮疹在1~2 天内经历由斑疹、丘疹、疱疹,继以枯干结痂的阶段。各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并存于患者身体的同一部位。典型疱疹呈卵圆形,壁薄易破,疱疹中央部无脐凹;只要没有继发性感染,疱疹不化脓,则愈后不留瘢痕。水痘患者多为婴幼儿,除罹患进行性播散型水痘或内脏型水痘的患者之外,全身症状一般不重。
2、猴痘(monkeypox):
属于一个包括天花病毒、在天花疫苗中采用的病毒和牛痘病毒的病毒组。猴痘感染者会出现发高烧、头痛、咳嗽、全身疼痛的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死亡。 潜伏期:12天。 死亡率:猴痘的死亡率平均为10%,其中尤以儿童感染者的死亡率最高。
3、牛痘与副牛痘
牛痘(cowpox)是由牛痘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牛群中流行,亦可传染给人,多发生于与牛相关的饲养场、屠宰场工人。牛痘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在很多方面与痘苗病毒相似。牛痘潜伏期为5~7天,皮疹多发生于手指、面部、前臂等处,初起为丘疹,很快变成水疱和脓疱,脓疱有脐凹,周围绕有红晕及水肿。病损表皮坏死较慢,在表皮下细胞可见胞质内包涵体,但较天花病损的类似包涵体要大。疱疹可为多发性,但数量并不多;可有发热、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但病情轻,一般经3~4周即愈。 根据与牛的接触史,数量不多的皮肤疱疹、脐凹性脓疱、全身症状轻等特点,即可做出临床诊断。确诊有赖于进行病毒培养。
副牛痘(paravaccinia)又称挤奶人结节,是由副牛痘病毒(又称假牛痘病毒,pseudocowpox virus)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在牛群中流行,挤奶工人不免用手接触病牛,往往受染;屠宰场工人亦可因此而被感染。接触病牛后,潜伏期5~14天,在手及前臂等部位发生单个或数个皮肤损害。出现暗红色丘疹,后变成结节,无脓疱期,不痛,皮疹一般仅见于手及前臂等接触患病奶牛身体的部位,局部淋巴结可肿大,但全身症状轻微。皮肤损害可经过六期,每期约持续2周,即:①红色斑丘疹期;②靶标期,皮疹中心呈红色,外有一白色环,再外围绕以红晕,故其外观有如环形靶标;③急性渗出期,皮疹明显充血水肿,周围有炎性红晕;④结节期,皮疹转为质硬无压痛的半球状结节。有些患者皮肤出现结节后,在手、前臂上肢、下腿及颈部等处出现多形性红疹,系一种变态反应的表现,可在1~2周内消退;⑤乳头状期,结节表面不平,成为乳头瘤状淡红色赘生物,类似化脓性肉芽肿;⑥消退期:损害自然消退,不留瘢痕。根据副牛痘的上述特点,不难与牛痘鉴别。副牛痘病毒能在牛的组织细胞培养中生长,但不能在猴或人的组织细胞中培养,此亦与牛痘病毒不同。牛痘与副牛痘均无特效疗法,处理原则为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感染。
天花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天花症状,尤其是天花的早期症状,天花有什么表现?得了天花会怎样?
天花症状
正型天花(称普通型)见于从未接种牛痘者,具体症状如下:潜伏期一般为8~12天,突然发病,具有高热、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在发病第1~2天,在下肢部、大腿内侧、腋下及腰部两侧可出现一过性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前驱疹)。在发病的第3~4天,体温迅速下降,自觉症状减轻,同时出现离心性分布的皮疹,即头、面、四肢末端较躯干多密。初为暗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在病期第6~7天,则变成水疱。中央凹陷,周围有红晕,此时口腔、咽喉及眼角、结膜等处也有发疹。病期第8~9天,水疱转变为脓疱,此时体温再度上升,中毒症状加重,在病期第11~12天,脓疱逐渐干燥,结成黄绿色厚痂,自觉剧痒,体温渐降,全身情况好转,于病期2~4周后,开始脱痂,留有瘢痕。
上述正型天花(称普通型)见于从未接种牛痘者,此外尚有轻型及重型天花。轻型者系感染一种毒力弱的类天花病毒或发生于曾接种牛痘但抗体已降低者,其全身症状轻,皮疹少,一般可不发展成水疱或脓疱,故病程短,愈后不留瘢痕。重型者,全身症状严重,皮疹为出血性或脓疱互相融合,并发症多。并发症:以皮肤、黏膜继发细菌感染较为常见。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亦可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或肺炎、角膜浑浊溃疡,导致失眠。
典型天花的病程,可分为前驱期,发疹期及结痂期三个阶段。
1、前驱期
持续3~4天,起病急,出现寒颤、高热、乏力、畏光、头痛、腰背部及四肢痛、腹痛;某些患者可有轻度上呼吸道炎症状。儿童患者可能会伴发呕吐。高热可持续2~5天。患者呈重病容,表情痛苦,结膜充血,有时流泪,肝、脾轻度肿大等。发热第1~2天,在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腰腹部两侧及腋窝,可出现一过性“前驱疹”,呈麻疹样、猩红热疹样、荨麻疹样或出血;由于数目不多,数小时后即隐退,故易被忽视。
2、出疹期
天花出疹的时间、部位及顺序,均有一定的规律。在发病的第3~4天,体温稍降;此时皮疹出现。自颜面部开始,迅速蔓延至颈部、前臂、上臂、手、胸、腹,最后为下肢及脚底,于1~2天内遍及全身。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以头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为多,身体上部较下部为多,腋下及腰部皮疹稀少或无疹。
最初,皮疹为红色斑疹,但很快变成直径2~4mm,质地较坚实的丘疹,深藏皮内。在角质层较厚的手掌及足底,则形成红斑。在病期第6~7天,丘疹变成疱疹,绕以发硬的红晕。疱疹周围隆起,中心凹陷,称为“痘脐”。疱疹呈多房性,硬如碗豆,大小均匀,疱液混浊,此时体温又逐渐上升,病情再度加重。
皮肤出疹的同时,口咽部、上呼吸道黏膜、结膜等处也有黏膜疹出现。气管、食管、泌尿道、阴道等处黏膜亦可受累。由于黏膜为无角化的鳞状上皮,在向疱疹转化的过程中,黏膜疹的上皮层很快就破裂,往往看不到疱疹形成。黏膜病损破裂不仅形成炎症小溃疡,而且由于溃疡周围显著的炎症反应,可以导致严重的症状,产生流涎、声音嘶哑、畏光、鼻塞、流泪、咽痛、吞咽困难、大小便激惹等临床表现。
病期第8~9天,疱疹继续充盈,疱液浑浊;约在24h内,疱液转为黄色脓性,疱疹变成脓疱疹,疱疹周围红晕更显著,皮肤发红微肿。皮下组织疏松部如眼睑等处出现水肿。在皮肤与皮下组织紧密的部位,如头额、手掌等处水肿可引起局部明显疼痛。此时体温进一步上升,中毒症状继续加重。若合并细菌感染,症状更重,可并发肺炎、休克而死亡。
3、结痂期
在病程10~12天,脓疱开始皱缩干枯,周围红晕消失,疱疹逐渐干燥,结成黄绿色厚痂,局部常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此时体温逐渐回降至正常,开始脱痂,全身情况好转。于病期第2~4周后,痂壳脱落;若皮肤损害较深,则留下终身存在的凹陷瘢痕。天花皮疹自头面部出现后,依序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脓疱与结痂。自出疹至结痂,通常大约8天。同一时期、同一部位皮疹常为同一形态的改变。但皮疹有时可在某一阶段停止进展,不一定转成脓疱及结痂。
4.临床类型
由于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天花病毒毒力及数量的不同,天花的临床表现轻重不同,可划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
(1)普通型(ordinary smallpox):
即呈现上述的典型症状。未种过痘的患者约90%表现为此型。
(2)轻型(variola minor):
包括以下3种类型
①无疹天花(variola sine eruptione):
又称咽型天花,或一过性天花。常见于已对天花存在有部分免疫力的患者,例如曾经种过牛痘,但未按计划复种者。表现为有短暂的发热,头痛、肌痛、腰痛,及前驱疹,但无典型天花皮疹。无疹型天花患者具有传染性,临床诊断困难,主要依据血清学检查才能确诊。
②变型天花(modified smal1pox):
病情轻,体温不高,皮疹少,一般不形成脓疱,无瘢痕形成。病程短,约10天结痂。
③类天花(alastrim):
为类天花病毒感染所致,由于毒力较弱,潜伏期可长达20天左右。病情轻,病程短,病死率不到1%。皮疹少,不留瘢痕,此型疱疹质软易破,有时可呈单房,极易误诊为水痘。
(3)重型(variola major):
病死率高,可达20%~50%。可分融合性和出血性两类。
①融合性天花(confluent smallpox):
皮疹多,分布广泛,发展迅速,脓疱互相融合,脓疱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使皮肤显著肿胀,以面部、手背及足背为重。黏膜溃疡,红肿亦明显,患者痛苦异常。伴严重的毒血症症状,高热、衰竭等。
②出血性天花(hemorrhagic smallpox):
又称黑天花,多为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皮肤黏膜可有瘀点、瘀斑,内脏严重出血,易被误诊为出血性疾病。由于高热、烦躁及虚脱等严重的感染中毒症状,多数患者皮疹未及发展至疱疹,即可能已经死亡。
根据临床表现各病期的特征,前驱症状,出疹期皮疹部位的顺序、性质、转化和消退的特点,体温呈双峰曲线,脓毒血症等;结合流行病学、牛痘接种等情况进行诊断。但由于天花业已从世界上消失多年,牛痘预防接种也早已不再推行,而天花又是一种列为甲类管理的烈性传染病,故首发病例的确诊必须积极而又十分慎重,有赖于病毒及血清免疫学的检查。
天花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天花有哪些并发病症,天花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天花并发症
多发生于重型患者。一般为继发性细菌感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球菌等。可发生蜂窝织炎、软组织脓肿、结膜炎、角膜溃疡、全眼球炎、中耳炎、喉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等。个别可并发脑脊髓炎、肾炎、睾丸炎、流产、褥疮等。
蜂窝织炎(Phlegmon Cellulitis)是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蜂窝织炎常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该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分解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使基质崩解;还能分泌链激酶,可溶解纤维素,故细菌易于通过组织间隙和淋巴管向周围蔓延扩散,表现为组织高度水肿和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散性浸润,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局部组织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坏死和溶解。
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眼科的常见病,但是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确定。由于大部分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如细菌、病毒、及衣原体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外伤、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的刺激,而且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自身及外界的抗原容易使其致敏。俗称红眼病。
角膜溃疡是当角膜浸润得不到控制进而引发的角膜病变。多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所致的眼部疾病。当致病因素侵及角膜时,角膜缘血管网首先扩张充血,称为睫状充血。炎症渗出,白细胞侵入病变部位,引起上皮和基质的混浊水肿,称为角膜浸润。若病情不能控制,浸润继续加重发生变性、坏死、组织脱落,便形成角膜溃疡。浸润基底部呈灰白色污秽,边缘不清,若治疗适当,控制炎症,溃疡基底部及边缘逐渐清洁,边界清晰,周围上皮再生,以后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深浅不同的瘢痕。
全眼球炎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多由细菌引起,真菌性者较少见。致病菌可由远处病灶经血行转移入眼(内源性)或经眼球穿孔伤,溃疡穿孔及眼内手术直接进入眼内(外源性)。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是喉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为整个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也可单独发生。有时大声喊叫、过度用嗓、剧烈咳嗽,也可引起急性喉炎。若发生于儿童,病情较为严重。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 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
典型天花患者往往留下终身存在的凹陷瘢痕,尤其以面部较明显,导致毁容,俗称“麻面”,往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角膜溃疡、全眼球炎则可能导致患眼失明。
天花就诊
天花就诊指南针对天花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天花挂什么科室的号?天花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天花要做哪些检查?天花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天花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天花患者就医,解决天花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头痛、酸痛、体温升高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皮肤科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诊断标准:
严重毒血症状(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天花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此病以预防为主,提倡接种天花疫苗(种痘)。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高热降低后,不适随诊。重点检查项目:
1. 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2.直接涂片检查
在正常人的血、尿、脑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均无细菌存在。涂片检查包括咽壁涂片、鼻分泌物涂片、脓液涂片、皮肤采得组织液涂片、胸腔、心包腔、腹腔和关节囊液涂片、痰涂片、尿沉渣涂片、脑脊液涂片、粪便涂片及阴道分泌物涂片。直接涂片检查,可以帮助检出,协助诊断。
3. 血凝抑制试验
有血凝素(HA)的病毒能凝集人或动物红细胞,称为血凝现象,血凝现象能被相应抗体抑制称为血凝抑制试验,一种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技术。即加入特异性抗体或特异性抗原后,使原有的血凝反应被抑制。
天花检查
向您详细介天花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天花检查项目有哪些。
天花检查
凡未接种过牛痘而又接触了天花病人且在10~14日内发病者,全部可考虑本病,如果再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根据其皮疹的形态,分布及发展过程等特点,结合流行学病情况,典型病例诊断不难。疑难病例的确诊,有赖于病毒与血清免疫学的检查。
1、血象
前驱期白细胞总数略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脓疱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血清学检查
可用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中和试验检测患者血清是否存在有特异性抗体,以帮助诊断。
(1)取疱疹、脓疱液或痂皮研碎后的悬液,用高价免疫血清检测天花病毒抗原。
(2)取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血液、疱疹液或痂皮悬液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及中和试验)亦有助于诊断。
天花患者早在病程第4天,血清中即可出现天花病毒抗体;于病后第7天,绝大部分患者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反应。第10~11天效价可达1∶640。而有种痘史的非天花患者,效价很少超过1∶40;但是,倘若有种痘史的可疑患者在病程后期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增长4倍,则具诊断价值。
病理变化:表皮有网状变性、气球状变性或凝固性坏死。因网状变性比较明显,故大多产生多房性水疱。早期受累的细胞质内可找到Guamieri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呈嗜伊红性及Feulgen阳性,周围常绕以不着色的透明区。此外,在陈旧皮损内常见到核内嗜伊红包涵体,真皮内除有轻度炎症反应外,有时见出血。
3、病原体检查
(1)直接涂片检查
天花病毒包涵体:取疱疹液、或疱疹溃疡底部拭子涂于玻片上,干燥后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上皮细胞的胞质。若系天花患者,可在其中查见天花病毒嗜酸性包涵体。但是,涂片阴性不能排除天花。
(2)电镜检查:
自病变部取材,用电镜观察,天花病毒呈砖形,数小时内可确诊。
(3)鸡胚接种或细胞培养:
取疱疹液、痂皮悬液、血或鼻咽部分泌物,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分离病毒;或接种猴肾细胞或羊膜细胞作培养,12h后即可见到多数微小包涵体,48h后包涵体显著增大,有时可见核内包涵体。
天花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天花的治疗方法,治疗天花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天花应该吃什么药。
天花一般治疗
天花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做好种痘工作,
美替沙腙预防天花有效。
2.加强护理,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对症治疗。可选用抗生素,以防治细菌继发感染。对重症患者,可输全血或血浆,肌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1)严密隔离:
一旦发现天花患者或疑似病例,应立即送传染病院严密隔离,同时紧急电话报告当地疾病控制中心。隔离期应延续至病后40天,患者痂壳脱落痊愈为止。
(2)对症支持:
天花无特效药物。对高热或烦躁病人,给予退热及镇静剂,眼局部角膜溃疡应积极治疗。继发细菌感染或败血症时,加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治疗原则是加强对症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性感染,以帮助患者度过极期。患者应保证充分的营养。高热、头身痛可采取物理降温或给予解热镇痛药;烦躁者用小剂量镇静剂。注意维护口腔、鼻咽部、眼睛等部位的清洁卫生,预防及治疗各种继发感染。皮疹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2%硼酸溶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或湿敷,以止痒消毒。
(3)被动免疫疗法:
重型患者可肌内注射抗天花丙种球蛋白6~12ml,亦可考虑肌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冻干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
(二)预后
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免疫状况、病毒株的毒力、临床类型、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得当等。重型天花病死率可达50%,而类天花的病死率低于1%。
天花辨证论治
二、中医中药疗法
在前驱发热时,可用桑菊饮加减,在发疹初期,可用升麻葛根汤加减,形成脓疱时,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天花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天花应该如何护理,天花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天花一般护理
天花护理
公元九世纪时欧洲天花流行甚为猖獗,在日耳曼军队入侵法国时,兵士感染天花,统率者竟下令采取杀死一切患者的残忍手段。以防止其传染,结果天花照样流行,在印度则采取“天花女神”的迷信办法,自然也无济于事。
我国则不同,不仅早就注意天花的治疗,而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据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或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后来王素活了六十七岁,这个传说或有讹误,但也不能排除宋代有产生人痘接种萌芽的可能性,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便正式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这些记载说明,自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
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总之 ,通过如上方法使之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由上可知,我国至迟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已发明人痘接种术,到十七世纪已普遍推广。公元1682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联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可见当时种痘术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很快引起外国注意,俞正燮《癸巳存稿》载:“康熙时,(公元1688年)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这是最早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种人痘的国家。种痘法后经俄国又传至土耳其和北欧。公元1717年,英国驻土耳其公使蒙塔古夫人在君士坦丁堡学得种痘法,三年后又为自己6岁的女儿在英国种了人痘。随后欧洲各国和印度也试行接种人痘。十八世纪初,突尼斯也推行此法。公元1744年杭州人李仁山去日本九州长崎,把种痘法传授给折隆元,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医宗金鉴》传到日本,种痘法在日本就广为流传了。其后此法又传到朝鲜。十八世纪中叶,我国所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已传遍欧亚各国。公元1796年,英国人贞纳(E.Jenner)受我国人痘接种法的启示,试种牛痘成功,这才逐渐取代了人痘接种法。
我国发明人痘接种,这是对人工特异性免疫法一项重大贡献。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写载:“我听说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由此可见我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特异性人工免疫法)在当时世界影响之大。
天花饮食
天花饮食原则
天花患者适宜吃什么?
(1)高能量、高蛋白饮食
病人由于食欲下降、吸收功能降低造成能量摄入不足,同时,由于机体代谢率升高,使得能量不平衡,所以在饮食上应当以高蛋白和高能量的食物为主。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最好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特别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含维生素E的食物。
(3)少量多餐、定时进餐
一次进食量过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损伤脾胃,对病情不利。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推荐文章
-
如果我们得了天花怎么办?
天花病毒感染人体之后,人们就会患上损害性极大的天花病。而且天花这种疾病不仅爆发速度惊人,连对患者身体的损害也是极其严重的。那么,如果我们的了天花该怎么办好呢?
-
什么是天花病毒和天花病?
天花病,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天花病毒有两型,毒力强的引起正型天花病,弱者引起类天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