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损伤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小肠损伤的病理病因,小肠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小肠损伤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主要见于腹部钝器伤、由高处坠落或突然减速等造成的空回肠破裂。一般认为破裂好发部位在近段空肠距Treitz韧带50cm以内和末段回肠距回盲部50cm以内。外伤性损害一般可分为闭合性肠损伤、开放性肠损伤和医源性肠损伤。

   1.闭合性肠损伤

依据暴力作用原理不同,可以分为4种情况。

  (1)直接暴力致伤:

腰骶椎生理前曲较其他脊椎更接近腹壁,直接暴力作用于腹壁并向腰骶椎方向传导致使小肠或包括系膜受到伤害。在强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下,肠管被挤压于腹壁与脊柱或骶骨岬之间造成小肠的挫裂伤,严重的可直接切断小肠。来自于脐周围正中部位的损伤多伤及空回肠,有时伴有肠系膜的断裂、挫伤、出血,稍偏于体轴的外力可同时合并有肝、脾、肾脏、结肠的损伤。腹部受到大面积暴力作用时,能因十二指肠空肠曲和回肠下段同时关闭,使空肠上段形成闭袢,肠腔内的压力骤增而破裂。这种损伤常发生在饱餐后,破裂穿孔多发生在远离受暴力挤压部位肠内容充盈肠段的小肠侧壁。

  (2)侧方暴力致伤:

外力也可以沿体轴斜切的方向作用于腹部,使肠管连同系膜向一侧迅速移动,当移动的范围超过固定肠管系膜或韧带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造成肠管自附着处的撕裂,好发部位常见于空肠起始部靠近Treitz韧带附近或被腹膜反折固定的回肠末端。依同样道理,这种损伤也可发生在腹腔炎性病变、腹部手术或接受过腹腔内用药等造成腹腔内病理性粘连,肠管与腹壁或周围组织、器官固定处附近。来自于侧方暴力也可以造成一段局部肠管内的压力骤增,原已充盈胀气的肠管来不及疏散外力或在曲折充盈的肠袢间一时没有回转的余地,当肠腔内流体压力急剧增高时则可在远离外力作用处的肠管侧壁系膜血管斜行穿入部造成肠管的爆裂或发生小的穿孔,直径一般为0.5cm,周围的肠壁与系膜均正常,这种损伤容易被探查时遗漏。

  (3)间接暴力致伤:

多发生在对抗肠管惯性运动的受力机制下,当患者由高处坠落、跌伤、骤停时肠管或系膜抗御不了这种位置突然改变所施与的压力,通过传导造成小肠断裂或撕裂。这种伤害多发生在小肠两端固定处,如附着于后腹壁的空回肠两端附近和游离度最大的空回肠交接部位。多见于含有大量食糜、处于充盈状态的小肠。

  (4)自身肌肉强烈收缩致伤:

用力不当造成身体突然后仰使腹部肌肉强烈收缩,腹内压力升高导致小肠或系膜撕裂,也有的是腹肌收缩对抗了肠管正常的运动所致。腹肌自身强烈收缩造成小肠破裂的情况较少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曾收治1例76岁高龄男性患者,因用双手与他人协同抬提重物,其后逐渐出现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手术证实在距回盲部150cm处有0.5cm回肠破裂、黏膜外翻。

  2.开放性肠损伤

主要为锐器致伤,如弹伤、弹片或弹珠伤、锐器伤。开放性小肠损伤必须有异物进入或经过腹腔,有可能是单次单创口受伤也可能多次多创口受伤,受损害的肠管可以远离创口部位,常可造成多发的肠破裂或复合性损伤。

  3.医源性肠损伤

医疗中的小肠损伤也时有发生,常见的原因如手术分离粘连时无意间损伤肠管,腹腔穿刺时刺伤胀气或高度充盈的肠管,内镜操作的意外损伤,以及施行人工流产手术时误伤小肠发生肠穿孔或肠破裂等,也有时损伤空回肠血管形成血肿等。

  二、发病机制

  小肠损伤的病理改变决定于小肠的受力程度和部位以及有无合并损伤等。

   1.闭合性肠损伤

闭合性肠损伤的病理表现为肠壁的挫伤、血肿和破裂。轻微的肠壁挫伤时,受伤的肠管仅有局部充血、水肿,肠壁的组织连续性没有受到破坏,血液供应尚好多能自行愈合。严重的挫伤可使受伤的肠黏膜失去应有的完整性,局部缺血的范围超过侧支循环代偿的程度,最终将发展为溃疡、肠壁坏死出现穿孔、肠内容物和细菌可自穿孔的肠壁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挫伤的肠壁愈合后也可能形成肠管的瘢痕性狭窄。

  肠壁裂伤后的病理改变随损伤深度和范围不同而异。对于没有损害到肌层的单纯性黏膜裂伤和范围不大的单纯性浆膜层裂伤,能依靠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使损伤愈合,不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无后遗症。损害到浆肌层的裂伤可有明显渗血和炎症改变,甚至在损伤部发生肠破裂。若黏膜裂伤累及黏膜下血管可在局部出血的基础上造成感染及肠穿孔。因此对较重的肠壁裂伤尽管早期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防止其隐患的存在还必须强调治疗上的主动性。

  空回肠在腹腔中较其他器官游离,发生血管损伤造成血肿的机会相对较少,但空肠上段及回肠末段的肠管较为固定、系膜短、缺乏缓冲能力,受到外力直接作用后可损伤肠系膜上动静脉或肠系膜下动静脉及其分支血管,形成血肿块,对肠壁的威胁严重。少量持续出血可沿肠间蔓延发展成较大血肿影响肠管的血运。血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可突破浆膜或黏膜,严重的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或死亡。在血肿的基础上可发生继发的肠溃疡、穿孔、腹腔脓肿、腹膜炎等。

  2.开放性肠损伤

开放性肠损伤的特点是腹壁和肠管同时受伤,有时可见肠内容物经由腹壁伤口流出。在处理腹腔异物时必须注意寻找异物相对肠壁的出口和入口,多数伤口为对口性。枪弹伤的弹道可以在肠腔内潜行一段距离,致使在肠管表面两个破裂口的距离较远。大的弹片损伤范围局限,钢珠弹可能造成数量多达几十处的肠管损伤,破裂口小、分布面广容易被遗漏。当损伤的轨迹与肠管呈切线方向、穿透物恰巧停留在肠腔内或损伤的力度未能达到肠壁的另一侧时可能只有一个破裂口。

  开放性小肠损伤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腹膜炎。小的穿孔仅有极少量的肠内容进入腹腔,除了局部的腹膜炎以外缺乏其他症状。小肠损伤破裂较大,或来院就诊的时间稍晚,可经腹壁开放创口内流出胃肠道内容物或溢出气体,更严重的损伤可能经由腹壁创口流出血液或受损的肠管、网膜等组织。

小肠损伤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小肠损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小肠损伤鉴别

  与胃损伤、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相鉴别。

小肠损伤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小肠损伤症状,尤其是小肠损伤的早期症状,小肠损伤有什么表现?得了小肠损伤会怎样?

  一、症状

  诊断性腹腔穿刺可得消化液或血性液,诊断多无困难。腹部X线检查价值有限,仅少数病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部分小肠钝性损伤,早期(伤后6小时内)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诊断困难,应严密观察,腹腔穿刺可提供有力的证据。

  小肠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以及有无脏器伤。主要表现为腹膜炎,休克和中毒现象可不明显。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内出血,尤在系膜血管断裂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肠壁挫伤或血肿一般在受伤初期可有轻度或局限性腹膜刺激症状,患者全身无明显改变,随着血肿的吸收或挫伤炎症的修复,腹部体征可以消失,但也可因病理变化加重而造成肠壁坏死、穿孔引起腹膜炎症。

  肠破裂、穿孔时,肠内容物外溢,腹膜受消化液的刺激,患者可表现为剧烈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可见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厥冷、脉搏微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可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及肠鸣音消失,随着距受伤时间的推移,感染中毒症状加重。

  小肠破裂后只有部分病人有气腹,如无气腹表现不能否定小肠穿孔的诊断。有部分病人由于小肠损伤后裂口不大或受食物残渣、纤维蛋白素或突出的黏膜堵塞可能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无明确的腹膜炎症表现,称为症状隐匿期,应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小肠损伤可合并有腹内实质脏器破裂,造成出血及休克,也可合并多器官和组织损伤,应强调认真了解伤情,做出明确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多较容易。开放性腹部损伤时,临床医生自然会想到有无肠损伤的可能,有些病例甚至可以直接看到肠内容物膨出;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肠破口较大或横断伤者,因大量肠内容物的刺激,早期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此不易造成漏诊。而对那些破口较小又被食物或异物堵塞,另外黏膜外翻及肠壁的强烈痉挛,肠内容物溢出少,腹膜炎症及气腹征可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

   1.诊断依据

术前明确诊断的依据主要有:①有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外伤史,作用部位主要位于腹部;②有自发腹痛且持续存在;③腹痛位置固定或范围逐渐扩大;④有腹膜刺激征;⑤随诊发现腹部症状加重但无内出血征;⑥有膈下游离气体征;⑦局限性小肠气液平;⑧B超有局部液性暗区或游离腹腔内有气体声影;⑨腹腔穿刺有腹水;⑩有感染中毒性休克。

  2.诊断注意问题

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诊断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详细询问与体检:

如受伤部位、外力大小、方向、伤后病人的反应;进行全面仔细的查体,对腹部压痛部位、范围、肝浊音界的变化、是否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变化要逐一进行检查。

  (2)密切观察:

对一时不能明确诊断者,要特别注意第一印象,动态观察,反复对比。观察期间原则上应留院进行,不应用麻醉止痛药物;对多发性创伤病人,因病情复杂和危重,往往仅注意腹部以外的明显损伤,如骨折、颅脑损伤,或合并休克、昏迷,掩盖了腹部损伤的表现。此类病人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处理其他合并伤,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小肠损伤的临床表现决定于损伤的程度、受伤的时间及是否伴有其他脏器损伤。

  肠壁挫伤或血肿一般在受伤初期可有轻度或局限性腹膜刺激症状,患者全身无明显改变,随着血肿的吸收或挫伤炎症的修复,腹部体征可以消失,但也可因病理变化加重而造成肠壁坏死、穿孔引起腹膜炎症。

  肠破裂、穿孔时,肠内容物外溢,腹膜受消化液的刺激,患者可表现为剧烈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可见患者面色苍白、皮肤厥冷、脉搏微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可有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及肠鸣音消失,随着距受伤时间的推移,感染中毒症状加重。

  小肠破裂后只有部分病人有气腹,如无气腹表现不能否定小肠穿孔的诊断。有部分病人由于小肠损伤后裂口不大或受食物残渣、纤维蛋白素或突出的黏膜堵塞可能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无明确的腹膜炎症表现,称为症状隐匿期,应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

  小肠损伤可合并有腹内实质脏器破裂,造成出血及休克,也可合并多器官和组织损伤,应强调认真了解伤情,做出明确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多较容易。开放性腹部损伤时,临床医生自然会想到有无肠损伤的可能,有些病例甚至可以直接看到肠内容物膨出;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肠破口较大或横断伤者,因大量肠内容物的刺激,早期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此不易造成漏诊。而对那些破口较小又被食物或异物堵塞,另外黏膜外翻及肠壁的强烈痉挛,肠内容物溢出少,腹膜炎症及气腹征可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

  二、诊断标准

   1.诊断依据

术前明确诊断的依据主要有:①有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外伤史,作用部位主要位于腹部;②有自发腹痛且持续存在;③腹痛位置固定或范围逐渐扩大;④有腹膜刺激征;⑤随诊发现腹部症状加重但无内出血征;⑥有膈下游离气体征;⑦局限性小肠气液平;⑧B超有局部液性暗区或游离腹腔内有气体声影;⑨腹腔穿刺有腹水;⑩有感染中毒性休克。

  2.诊断注意问题

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诊断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详细询问与体检:

如受伤部位、外力大小、方向、伤后病人的反应;进行全面仔细的查体,对腹部压痛部位、范围、肝浊音界的变化、是否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变化要逐一进行检查。

  (2)密切观察:

对一时不能明确诊断者,要特别注意第一印象,动态观察,反复对比。观察期间原则上应留院进行,不应用麻醉止痛药物;对多发性创伤病人,因病情复杂和危重,往往仅注意腹部以外的明显损伤,如骨折、颅脑损伤,或合并休克、昏迷,掩盖了腹部损伤的表现。此类病人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处理其他合并伤,并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

小肠损伤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小肠损伤有哪些并发病症,小肠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小肠损伤并发症

  可出现腹膜炎,休克和中毒等并发症。

小肠损伤就诊

小肠损伤就诊指南针对小肠损伤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小肠损伤挂什么科室的号?小肠损伤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小肠损伤要做哪些检查?小肠损伤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小肠损伤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小肠损伤患者就医,解决小肠损伤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小肠损伤检查

向您详细介小肠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肠损伤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粪便性状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口服法小肠造影腹腔灌洗试验腹部平片

小肠损伤检查  

   1.血液检查示

白细胞计数增加、血细胞比容上升、血容量减少。

  2.腹腔穿刺液检查

肉眼见有肠内容物,镜检白细胞超过5×108/L,即可作出诊断。

  3.腹腔灌洗液检查

镜检白细胞超过5×108/L时提示有肠损伤性穿孔,红细胞超过1×1010/L时则提示有内出血。淀粉酶超过128文氏单位或大于100苏氏单位多提示有胰腺损伤。

   4.X线检查

立位或侧卧位进行腹部X线透视或摄片,出现膈下游离气体或侧腹部游离气体是诊断小肠闭合性损伤合并穿孔的最有力的依据,但阳性率仅为30%。在进行X线检查时要排除腹部开放伤所致气腹和医源性气腹因素。

  5.腹腔穿刺

对疑为小肠破裂者可先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穿刺术是腹部损伤和急腹症常用的辅助诊断或确诊手段之一,对小肠破裂的确诊率达70%~90%。穿刺部位只要不损伤胆囊、膀胱、粘连在腹壁上的肠管,原则上可以选择在腹部任何部位,一般常在下腹部的一侧或两侧,也可根据受伤的机制选择在上腹部两侧或平脐的两侧。穿刺时要选择有足够长度和口径的注射针头,针头过细影响腹腔内容物的流出,过粗无疑将增加腹腔的损伤的机会,针头的角度要钝,针管要能提供一定的负压。若抽出混浊、脓性液体和肠内容物,可考虑小肠破裂的可能,应进一步镜检明确诊断。

  6.腹腔灌洗

为提高早期对肠穿孔、内出血的诊断率,在行腹腔穿刺置管后经导管注入250~500ml生理盐水,适当变换体位并稍停片刻后将灌入腹腔的液体部分吸出,通过观察其颜色、清浊度、气味及化验检查分析判断腹内情况。

  7.超声波检查

超声对人体没有损害、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可以反复在床旁进行,也可指导具体的穿刺部位行介入诊断,对腹部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有报道,B超所能发现的最少腹水量在200ml左右,可在腹腔的隐窝、凹陷或间隙表现出局部低回声的液性暗区,其后伴声影。腹腔内有气体时可利用气体在腹腔内有较大的移动度、比重轻和对超声形成散射的特点发现在重力的反对侧呈天幕状、紧贴于腹壁且随体位移动的气体声影。B超检查显示血肿部位之肠管壁增厚及液性暗区,周围显示强光团反射伴不稳定性声影。

  8.CT检查

CT是利用人体对X线吸收,经计算机处理显像进行诊断的,CT对早期发现腹腔游离气体的检出率可达48%~70%。分辨率高于超声,定位准确,可重复进行,利于排除实质性脏器损伤和内出血的诊断。CT检查可以明确血肿的位置及大小。

  9.选择性动脉造影

选择性动脉造影通过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显影对疾病进行诊断。最适合对血管损伤,尤其是活动性大出血的诊断,应用血管造影对合并有肠系膜血管破裂的小肠损伤有一定作用。

小肠损伤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小肠损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肠损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小肠损伤应该吃什么药。

小肠损伤一般治疗

 一、小肠损伤中医治疗

  外伤性小肠破裂的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合理有很大关系。对多发复合伤中的肠破裂,治疗要分轻重缓急,采取综合措施,治疗休克当为首位。凡有手术指征者,除个别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最简易有效的手术都不能耐受者外,均应早手术治疗,因为这部分病人非手术不能解除休克,等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是不可能的。值得提出的是,有充分准备的积极手术,即使希望很小的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也是很高的。

  1.非手术治疗

  (1)补液和营养: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水及电解质,保持输液通畅,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对伴有休克和重症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可进行中心静脉插管补液,根据中心静脉压决定补液量。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适量补给全血、血浆或人体白蛋白,尽可能补给足够的热量。对术后危重病人,体质较差、肠切除肠吻合后有可能引起肠瘘的病人可予以全胃肠外静脉高营养,以减少病人自身的消耗、增强其抗病能力。

  (2)禁食和胃肠减压:

可减少消化液分泌,吸出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从而减少肠内容物的继续外溢或感染扩散,减少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3)抗生素的应用:

应用抗生素对于防治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毒素的产生都有一定作用。早期可选用广谱抗生素,以后再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加以调整,对于严重的腹内感染,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复达欣)、头孢曲松(罗氏芬)等。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小肠破裂并发感染性休克,需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其措施包括:①迅速补充足量的血容量:应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的血浆和全血。若能在早期及时补足血容量,休克往往可以得到改善和控制。②纠正酸中毒:在感染性休克中,酸中毒发生较早,而且严重。酸中毒能加重微循环功能障碍,不利于血容量的恢复。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从另一条静脉内滴注5%碳酸氢钠200ml以后根据CO2结合力或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再作补充。③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常用地塞米松,20~40mg/次,1次/4h。④心血管药物的应用:毒血症时,心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可采用毛花苷C(西地兰)等治疗。常用药物有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等。⑤大剂量联用广谱抗生素。

  2.手术探查

对小肠损伤的治疗往往是与腹部损伤的治疗同时进行。在处理小肠损伤的同时亦应综合考虑对其他部位损伤的处理而不应顾此失彼,造成治疗上的延误。

  (1)探查指征:

①有腹膜炎体征,或开始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腹膜炎症加重,肠鸣音逐渐减弱或消失;②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液检查阳性;③X线腹部平片发现有气腹者;④来院时已较晚,有典型受伤史,呈现腹胀、休克者,应积极准备创造条件进行手术探查。

  (2)手术探查:

麻醉平稳后对开放性腹部损伤所造成的污染伤口与脱出内脏应进行进一步的清洁处理,防止对腹腔造成更多污染。

  开腹探查一般取右侧旁正中切口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切口的中点平脐,必要时可向上、向下延伸。

  进腹后发现腹腔内若有多量积血,应按下列顺序检查:肝、脾、两侧膈肌、胃、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空肠曲、胰腺、大网膜、肠道及其系膜,最后检查盆腔脏器。大量积血块常提示出血部位就在积血块较多的地方。只有在出血已经得到控制以后,才能重点寻找并处理肠道损伤,探查时不能忽视和遗漏肠系膜内或隐蔽在血肿中的穿孔。肠管有多处损伤时,破裂口一般呈双数,若探查中只见单数伤口时应尽力寻找另一个隐蔽的伤口。

  肠系膜撕裂可能造成很剧烈的大出血。控制住肠系膜出血后应仔细观察肠袢色泽的变化和血液供应情况,若肠壁呈紫色,经热盐水包敷不能恢复则反映肠管血循环障碍已不可逆,须按坏死肠袢予以切除。系膜破裂伤与肠管垂直时引起循环障碍的机会较少,超过3cm且与肠管平行的肠系膜破裂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须切除部分肠管。对系膜内的血肿有进行性增大者均需纵行切开、清除血凝块和结扎出血点、观察肠管有无血运障碍。在有较大的血管损伤时应予修复缝合,必须防止大块结扎系膜根部血管造成肠管广泛坏死。探查后可以间断缝合肠系膜切口。

  开腹后未见严重出血或已有效控制出血后,应有顺序地由Treitz韧带或回盲部开始逐段检查小肠及其系膜。逐一将肠袢拖出切口外,直视下认真、仔细、不遗漏地逐段检查肠管和肠系膜损伤情况。注意细小的破裂和隐蔽的小穿孔,对已发现的穿孔要防止肠内容物继续流向腹腔,可暂时用Allis钳夹和盐水纱布包裹,至整个肠道检查完毕后再决定处理方法。

  (3)手术原则与方法:

  ①肠修补术:

适用于创缘新鲜的小穿孔或线状裂口,可以用丝线间断横行缝合。缝合前应进行彻底的清创术,剪除破裂口周围已失活的组织,整理出血运良好的肠壁,防止术后肠破裂或肠瘘的发生。

  ②肠切除术:

肠切除手术适合于:A.肠壁破裂口的缺损大、创面不整齐、污染严重以及缝合后可能发生肠腔狭窄的纵行裂伤;B.在有限的小段肠管区域内有多处不规则穿孔;C.肠管有严重挫伤或出血;D.肠管系膜缘有大量血肿;E.肠壁内有大血肿;F.肠壁与系膜间有超过3cm以上的大段撕脱;G.系膜严重挫伤、横行撕脱或撕裂导致肠壁血运障碍;H.肠管受到严重挤压伤,无法确认还纳入腹腔后的肠管是否不发生继发的肠坏死;I.有人认为,当撕裂的长度等于或超过肠管直径的50%或当一小段肠管多处撕裂的总长度等于或大于肠管直径的50%时都应当行肠管切除术。

  在肠切除吻合过程中为了防止吻合口瘘和肠管裂开,应注意断端的血液循环,防止局部供血障碍,认真处理肠壁和肠系膜的出血点,防止吻合口及系膜血肿形成。

  ③肠造瘘术:

空肠回肠穿孔超过36~48h,肠段挫伤或腹腔污染特别严重的,尤其术中不允许肠切除吻合时,可考虑肠外置造口。待术后机体恢复,腹腔条件好转再行造瘘还纳。肠造瘘手术将造成消化道内容物的流失,应尽量避免在空肠破裂处造瘘。

  ④腹腔冲洗术:

腹腔污染严重者除彻底清除污染物和液体外,应使用5~8升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腔。

小肠损伤辨证论治

二、小肠损伤中医治疗

  (1)小肠实热

  主证:心烦,小腹拘痛,小便赤涩,或茎中痛,尿急,尿频,甚至血尿,舌红苔黄,脉滑数。

  辩证: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亢盛多热小肠,故见心烦,小腹拘痛,小便赤涩,茎中痛,尿急、尿频,舌红苔黄,脉滑数,若热伤血络则出现血尿。

  治法:清利实热,导热下行。

  方药:导赤散化裁

  黄连,栀子,生地,木通,青皮,乌药,川楝子,海金砂等。

  (2)小肠虚寒

  主证:小腹坠痛,迂寒则甚,食谷不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苔白,脉沉迟。

  辩证:多因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致使小肠失其温煦,以致寒气凝结于小肠,气机不利,气血不畅,故小腹坠痛,遇冷加重,小便清长,苔白,脉沉迟。小肠不能分清浊,故食谷不化,大便稀溏。

  治法:温阳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吴茱萸汤化裁

  止豆叩,巴戟天,吴茱萸,枳壳,木香,青皮,元胡,肉桂,川楝子,干姜等。

小肠损伤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小肠损伤应该如何护理,小肠损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小肠损伤一般护理

 小肠损伤护理

  小肠损伤的死亡率取决于手术是否及时以及有无合并脏器伤。据文献报告,伤后12小时内手术,死亡率为7.3%,伤后12小时后手术,死亡率高达27.3%。单纯性小肠损伤死亡率在5%以下,随着合并脏器伤的增加,死亡率急骤上升。

小肠损伤饮食

饮食适宜:1宜吃保护胃肠黏膜的食物;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营养物质;3宜吃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火龙果 火龙果含有的植物性白蛋白,这种有活性的白蛋白对胃肠粘膜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小肠损伤的愈合。 每天200-300克为宜。
豆浆 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有促进胃肠营养的吸收和消化,也具有对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利于身体的恢复。 每天350-500毫升为宜。
芦荟 芦荟含有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吸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每天50-100克为宜。
饮食禁忌: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忌吃油腻的食物;3忌吃产气的食物。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辣椒 辣椒属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刺激肠道粘膜,导致肠道损伤的粘膜加重充血出血以及水肿,不利于肠道的恢复。 宜吃清淡食物。
猪油 猪油含有较多的脂肪,容易滋养细菌,容易导致损伤的肠道感染化脓,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宜吃低脂的食物。
红薯 食用红薯后容易产气,不宜消化,容易导致肠道膨胀,不利肠道损伤的恢复。 宜吃清淡易消化不产气的食物。

小肠损伤饮食原则

小肠损伤饮食

  1、保护小肠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2、保护小肠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小肠损伤病因 小肠损伤鉴别 小肠损伤症状 小肠损伤并发症 小肠损伤就诊 小肠损伤检查 小肠损伤治疗 小肠损伤护理 小肠损伤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