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颗粒细胞瘤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病理病因,卵巢颗粒细胞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卵巢颗粒细胞瘤疾病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研究发现58%存在DNA复制错误的基因缺陷。
卵巢颗粒细胞瘤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卵巢颗粒细胞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卵巢颗粒细胞瘤鉴别
1、小细胞癌、未分化癌
无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临床症状,体征、术中探查等出现较明显的不同。
2、其他致临床内分泌紊乱的卵巢肿瘤
良性上皮性肿瘤与颗粒细胞瘤的手术范围、术后处理、预后等均有明显的区别。
3、其他类型性索间质肿瘤
最常见:有环管状性索肿瘤、支持细胞瘤、硬化性间质瘤等。
环管状性索肿瘤、支持细胞瘤可出现家族性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在面部、口唇、口腔黏膜、舌、指、趾端等处出现多发性色素斑。
胃肠道(多在小肠)出现错构瘤性多发息肉,引起出血、肠梗阻。个别息肉出现在鼻咽部、膀胱、气管黏膜。
卵巢颗粒细胞瘤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卵巢颗粒细胞瘤症状,尤其是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早期症状,卵巢颗粒细胞瘤有什么表现?得了卵巢颗粒细胞瘤会怎样?
一、症状
主要为内分泌紊乱及腹部包块所引起。
1、雌激素刺激症状
由于肿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若肿瘤
(1)发生在青春期前儿童:
出现假性性早熟(pseudo-prococious puberty)
出现乳房增大,阴阜发育、阴毛腋毛生长,内外生殖器等异常发育,甚至出现无排卵性月经。
可有身高、骨龄过度超前发育、精神及思想发育不同步的不协调症状。
(2)发生于生育期妇女
引起子宫内膜增生性病理变化,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脱落,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正常阴道出血症状。
少数出现持续闭经,或间有不规则出血。
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更加重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
(3)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绝经后出血,乳房胀、乳房增大,阴道涂片鳞状上皮成熟指数右移等。
2、男性化征象
机制:发生卵巢间质黄素化及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
症状:月经稀发、闭经、多毛、阴蒂长大、面部痤疮、声音低哑等。
3、腹部包块
肿瘤平均直径12cm左右,妇科盆腔检查中可以触及
4、伴有腹水时
常有腹胀、饱满感、排尿困难等其他症状。
二、诊断
1、附件发现包块
伴有明显的雌激素刺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症状。
2、通过腹部检查和妇科盆腔检查
可以触及附件实性和囊实性包块,一般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可以活动。
育龄妇女子宫:增大或合并子宫肌瘤。
绝经期妇女:阴道黏膜光滑、红润,子宫亦不萎缩。
有腹水时,可以出现明显的腹部增大、腹部膨隆。
偶有合并胸腔积液。
3、细胞遗传学
颗粒细胞瘤缺乏G蛋白肿瘤基因(gip2),可能有12号染色体三体(Trisomy12)。
4、肿瘤标记
抗米勒管因子(anti-Mulleria hormone)、血浆抑制素抗体(inhibin antibody)、MIC2抗体。
三、分类
1、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①大体检查:
多为单侧性,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12.5cm。多呈实性或囊、实并存,偶见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
囊内含浆液或胶冻状液体,亦可内含血性液。
实性区域切面呈灰色、奶黄色或黄色,高度恶性者可见出血、坏死灶。
②显微镜下检查:
A.肿瘤细胞特征:
瘤细胞大小、体积较均匀一致。
胞质丰富,嗜酸性或呈空泡状。
细胞核深染,无核纵沟。核分裂较多见,可有一定程度的异形性。
细胞黄素化明显。
B.瘤细胞组织排列形态:
典型形态:实片状瘤细胞中,伴有大小形态不一、边界清楚、圆或不规则形状的滤泡。滤泡被覆一至多层颗粒细胞,腔内含嗜伊红或嗜碱性液体,多数黏液卡红染色为阳性。滤泡结构周围为卵泡膜细胞。
实性区:弥漫性或多结节状、小簇状排列,周围间质中有泡膜细胞。
卵泡膜细胞发生黄素化。
2、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1)大体检查
①多数为单侧性。肿瘤平均直径12cm,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多表面光滑、包膜完整。质地硬、韧或软,可为囊性、实性或两者兼存。
②切面:
有相当大的多囊性、半实性肿块,囊内液多为水样、血性或胶冻液。
实性部分为白色、棕色、黄色或灰色,可见灶性出血和坏死。
少数由大的单房、少房或多房性囊肿组成,内含水样清液。
(2)显微镜下检查:
A.肿瘤细胞特征:
瘤细胞小,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
胞质少,嗜淡伊红或中性,胞界不清楚。
细胞核卵圆或圆形,染色质呈细网状,核中央有具典型特征性的纵沟即核沟,形成咖啡豆样外观。
瘤细胞周围无网织纤维包绕。
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少。
B.肿瘤细胞组织排列形态:
弥漫型:瘤细胞为多角形或梭形,弥漫分布,排列紧密。纤维结缔组织少,常被称为肉瘤样型。
丝带型:形成的花带状结构窄,排列似波浪状花纹。周围纤维间质少,呈细丝状夹在肿瘤组织中。
巨滤泡型:由数层环形排列的颗粒细胞构成,可形成多数囊腔。在构成囊壁的颗粒细胞中,含有大量Call-Exner小体。
微滤泡型:瘤细胞丰富,排列成巢状或不规则片状,细胞巢周边有排列整齐的一层立方形上皮,巢内可见菊形团样结构,中心含嗜酸性物质和核碎片,为典型的Call-Exner小体,瘤细胞核沟明显。
小梁型:排列成一至数层细胞,呈条索状、花带状。瘤细胞索宽窄不一,迂回扭曲分布在结缔组织内。有的瘤细胞核排列与细胞索长轴垂直,呈对极(antipodally)性排列。结缔组织间质可有水肿或玻璃样变。
(33)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内ER(雌激素受体)。
阴性: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抗原(OM-1)。
卵巢颗粒细胞瘤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卵巢颗粒细胞瘤有哪些并发病症,卵巢颗粒细胞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卵巢颗粒细胞瘤并发症
1、急剧的腹痛症状
肿瘤生长快、包膜破裂或肿瘤发生扭转时。
2、晚期易复发
附件切除及放疗15年后可出现横膈复发、肺部、脊椎骨转移和肝实质转移。
卵巢颗粒细胞瘤就诊
卵巢颗粒细胞瘤就诊指南针对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卵巢颗粒细胞瘤挂什么科室的号?卵巢颗粒细胞瘤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卵巢颗粒细胞瘤要做哪些检查?卵巢颗粒细胞瘤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卵巢颗粒细胞瘤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就医,解决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常见问诊内容:
建议就诊科室: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诊断标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重点检查项目:
卵巢颗粒细胞瘤检查
卵巢颗粒细胞瘤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治疗卵巢颗粒细胞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卵巢颗粒细胞瘤应该吃什么药。
卵巢颗粒细胞瘤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卵巢颗粒细胞瘤应该如何护理,卵巢颗粒细胞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卵巢颗粒细胞瘤饮食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推荐文章
-
卵巢颗粒细胞瘤发病人群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分泌物质以雌激素为主。此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见于绝经后妇女,而且容易复发。
基础知识卵巢颗粒细胞瘤发病人群 3345人看过 353点赞
-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什么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卵巢肿瘤,它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发生在每个年龄层,一般发生于女性绝经后,患者常常感觉剧烈腹痛,还会出现月经过多、有肿块等现象。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
-
卵巢颗粒细胞瘤怎么治疗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容易复发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层,疾病症状也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病征为腹部肿块,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如何治疗卵巢颗粒细胞瘤,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
卵巢颗粒细胞瘤中西疗法
卵巢颗粒细胞瘤指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低度恶性肿瘤。治疗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 据具体的病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有的患者还治愈之后会复发。
治疗用药卵巢颗粒细胞瘤中西疗法 3345人看过 3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