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指数解读
- 正常值:
-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
高于正常值:
(1)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居住等。 (2)病理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低于正常值: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失血后等。
血红蛋白检查作用
血红蛋白增减的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相似,但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各种不同类型贫血时,血红蛋白量减少与红细胞数减少程度不一定成平行关系。小红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较红细胞数减少明显;而大红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贫血)时,红细胞数减少程度较血红蛋白量减少明显。 1.升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氧减少性红细胞增多症(包括:慢性支气管、肺疾患、心功能不全和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肿瘤性红细胞增多症、反应性红细胞增多症(包括肾小球肾炎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脱水。 2.降低结合RBC、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指标综合分析,可大致确定贫血类型。 (1)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①癌、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②红细胞内原因溶血,如红细胞酶缺陷、膜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③红细胞外原因溶血,如寄生虫病、中毒和由免役作用引起的溶血;④急性出血;⑤脾功能亢进。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①铁缺乏、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②慢性失血性贫血,如溃疡病、月经过多;③一氧化碳中毒;④维生素B6缺乏。 (3)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①恶性贫血;②寄生虫病。 (4)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感染、中毒、慢性炎症、尿毒症等。
血红蛋白检查过程
1.取血液20μl,加入稀释液5ml中,混匀,静置5min后用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测定。
2.于540nm波长,或绿色滤光片,用水校正吸光度为零点,测吸光度计算或查标准曲线,即得结果。
血红蛋白注意事项
HicN是目前血红蛋白各种测定法中最准确的方法,除Hbs、HbC外其他血红
蛋白均可转化成HiCN,本文介绍试剂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所推荐。由于HiCN的毫摩尔吸光系数得到国际公认,故可用经严格校准的高级分光光度计根据吸光系数直接计算,此种计算并非检验科常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示540nm测得吸光度,251为血液稀释倍数,11.0为Hb分子单体毫摩尔吸光系数,1.0是光径,16114.5是单体分子量,除1000即由毫克(mg)换算为克(g)。
稀释液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不得贮存于塑料瓶中,否则氰离子吸附于塑料瓶壁,使测定结果偏低。
稀释液含氰化钾,切勿用口吸液。测定后废液应加入等量水稀释,并按每升加次氯酸钠溶液35ml,混匀,敞开容器,放置一夜后排入下水道。
血红蛋白测定尚有多种方法,目前所报道的方法均未建立本身的标准物,采用此类方法务请慎重,须以HiCN法为参考法进行评价后方可使用。尤须注意现在市售血红蛋白质控液均为HiCN法质控液,用于其他方法会有明显偏倚。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推荐文章
-
纪立农:糖尿病诊断靠血糖还是糖化血红蛋白?
:在2015CDS年会上,纪立农教授指出,基于群体研究中血糖和基于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尿病诊断方法各自有优缺点和适用的人群特异性,建立在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的糖尿病自然病程研究才是实现精准诊断糖尿病的必经之路。
-
不适当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易误导糖尿病患者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很重视每天的血糖监测。然而,对于监测血糖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却知之甚少。
-
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好还是7.0以下好?
应 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糖化血红蛋白应达到的水平进行分层控制。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即可;对于低血糖高危人群、预期生存期较短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进一步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