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外系损害详述
锥体外系是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种系发生上属神经系统的古老部分。主要功能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身体姿势,掌管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如行路的双臂摆动、模仿、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某些防御性反应运动等)。在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时,锥体外系与锥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肢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当的肌张力及协调的条件下,锥体系才能支配精确的随意运动。运动障碍及肌张力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在人脑内纹状体中含有多种神经递质,其中以多巴胺和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醛酸(HVA)含量最高,还含有高浓度的乙酰胆碱、 γ-氨酪酸、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脑内有两个主要的上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最大的为黑质纹状体束,其神经元位于黑质致密部,主要功能与动作的发动、控制有关。另一个为中脑边缘脑通路。多巴胺是纹状体的乙酰胆碱系统抑制性介质,而乙酰胆碱呈纹状体兴奋性介质,两种介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若黑质发生病变,则上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阻断,多巴胺的减少或丧失使纹状体失去抑制作用,乙酰胆碱兴奋性作用相对增强,临床上表现震颤。
运动功能的调控是由锥体系统、基底核和小脑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完成的,这三者并非是各不相关的独立系统,而在功能上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障碍疾病(即锥体外系疾病),主要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
锥体外系损害就诊指南
锥体外系损害就诊指南针对锥体外系损害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锥体外系损害挂什么科室的号?锥体外系损害可能患上什么疾病?与锥体外系损害容易混淆的症状?医生一般会问什么?等等。锥体外系损害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锥体外系损害患者就医,解决锥体外系损害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建议就诊科室
- 神经内科
- 可能疾病
- 1、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可能伴随吞咽困难、麻痹、昏迷等症状,应去神经内科或急诊科就诊。
- 2、 帕金森,可能伴随静止性震颤、肌张力过高、感觉障碍等症状,应去神经内科或中医科就诊。
- 3、 老年性舞蹈病,可能伴随异常粗大的舞蹈样动作、手的歪扭畸形、舞蹈样步态等症状,应去神经内科或老年科就诊。
- 4、 路易体痴呆,可能伴随伸舌样痴呆、摸索反射、谵妄等症状,应去神经内科就诊。
- 5、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可能伴随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出汗异常等症状,应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 相关检查
- 1、提睾反射,
属于人体神经反射中浅反射的一种,在老年人、睾丸积水、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副睾丸炎或睾丸肿瘤、脑部病变、脊髓病变、锥体束损害时腹壁及提睾反射均可出现减弱或消失。
- 2、膝反射,
膝反射临床上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 3、奥本汉姆征,
奥本汉姆(Oppenheim)征属于病理反射,奥本汉姆(Oppenheim)征阳性说明锥体束有损害。
- 4、颅脑CT,颅脑CT检查能清楚的显示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和具体的脑组织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
- 5、脑电图,脑电图检查对脑部疾病有诊断意义。
锥体外系损害可能疾病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