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烧伤的病理病因,小儿烧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热力烧伤

占主要。即高温物质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包括热液、火焰、热金属物等。

   2、特殊原因烧伤

只占少数。有酸、碱性化学物质,电接触伤,放射性损伤等。

  3、多发部位

头面部、会阴部、臀部及手掌部。

  二、发病机制

  小儿皮肤薄,较低温度短时间接触即可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同时,患儿免疫机制发育尚未成熟,对休克的代偿能力和感染的抗病能力均较低下,易出现感染中毒、休克、菌血症,以及多脏器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

小儿烧伤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烧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小儿烧伤鉴别

  1.小儿烧伤面积的估计

  1)头颈为9 (12-年龄)。下肢为46-(12-年龄)。躯干和上肢与成人的面积估计方法相同。2)手掌法:病儿的五指并拢,一面手掌的大小为1%。

  2.小儿烧伤程度的分类

  1)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

  2)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

  3)重度烧伤:总面积15%-25%的Ⅱ度。或Ⅲ度烧伤在5%-10%的烧伤。

  4)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的Ⅱ度。或Ⅲ度烧伤在10%以上者。

  3、小儿烧伤休克的特征

  1)同等面积烧伤,小儿休克较成人发生率高,而且更加严重。

  2)小儿的临床表现为口渴、躁动不安,甚至谵妄或惊厥,少尿或无尿,面色苍白,四肢冷、紫绀、肤色腊黄或青紫,脉搏细速,血压低或测不出。

小儿烧伤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烧伤症状,尤其是小儿烧伤的早期症状,小儿烧伤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烧伤会怎样?

  一、症状

  1、创面疼痛,可见红斑、水疱或焦痂。

  2、严重烧伤患儿可有休克表现。

  1)特点

  ①自身特点: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总血容量相对较少,调节机能以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烧伤后全身紊乱的症状较成人重。烧伤休克发生率较成人高,烧伤面积大于10%者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②年龄特点:烧伤面积在40%以下的病儿,其休克发生率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年龄越大,机体的调节机能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性增强,休克发生率越低。

  ③部位特点:头面部烧伤容易发生,原因:头面部肿胀易于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而缺氧。小儿头部面积相对较大,组织较疏松,血运丰富,渗出较其它部位多。

  ④出现高血压:约20%患者在伤后7~10天血压升高,有时到植皮后才逐渐下降。

  二、体征

   多为原发性休克,特别是头面、会阴等疼痛刺激敏感部位的烧伤。之后转为继发性休克。表现: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谵妄或惊厥,尿少或无尿。四肢厥冷,脸色苍白,发绀。毛细血管充盈迟缓,严重者全身皮肤蜡黄,并有花纹出现。脉搏快而细弱,可以增至每分钟180~200次以上,血压变低弱,甚至测不出来。继之心音变钝,心经减慢,最后出现循环唿吸衰竭。

  三、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尿量,精神状态和皮肤颜色的变化等临床病易用的,其次是参考血压、脉搏等。注意事项:观察精神状态时,应注意不同年龄表现也不一样。1岁以内多表现嗜睡。1~4岁多兴奋、躁动不安或反学常的安静。以后逐渐转入昏睡。4岁以上者则异常兴奋,多表现紧张和多话。

  四、分类

  1、小儿烧伤面积估计:

  1)在我国比较通用的成人九分法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实用公式:

  头颈为   9-(12-年龄)

  双下肢为  46-(12-年龄)

  2)手掌法、小儿手指并拢的手掌大小,也是整个体表面积的1%

  用于小面积烧伤的面积测定或作为九分法的补充。

  3)小儿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目前临床上多采用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讨论通过的分类法: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烧伤。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5%~10%的Ⅲ度烧伤。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占25%以上或Ⅲ度烧伤在10%以上者。但第叁军医大学烧伤防治研究所提出了小儿烧伤分类法的建议:轻度:总面积在10%以下的Ⅱ度烧伤。中度:总面积在10%~29%Ⅱ度烧伤或5%以下的Ⅲ度烧伤。重度:总面积在30%~49%Ⅱ度烧伤或5%~14%的Ⅲ度烧伤。特重度:总面积在50%以上的Ⅱ度烧伤或15%以上的Ⅲ度烧伤。凡有以下征象者均为严重烧伤:①头面颈部烧伤;②会阴部烧伤;③吸入性损伤;④手烧伤。

  五、其他

   1、引起感染、败血症。特点

免疫功能不足,皮肤薄,躁动创面脓毒症发生率高。而败血症是小儿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

  2、小儿烧伤创面脓毒症全身症状

表现高热、寒战、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在晚期发生毒性休克。创面局部变化:

  1)新鲜的创面颜色变暗,部分溃烂,或会出现出血点、溃疡面。

  2)新鲜肉芽创面质地变硬,色泽变黑或变紫,基底化脓或创面边缘突然呈刀切样凹陷。

  3)创面上或可见点状或小片状的坏死斑。

  4)创缘周围正常皮肤有炎症浸润现象。

  5)组织水肿不消退,或消退后再次出现水肿。

  3、小儿烧伤败血症

  1)体温:

持续高热在40℃以上,特别是骤升或骤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其有诊断价值。严重败血症病情重笃:出现体温持续不升。婴幼儿可伴有抽搐。年龄较大的小儿,发热之前或发热过程中可能出现寒颤。

  2)精神症状:

6个月以内婴儿:反应迟钝、不哭、不食,重者呈昏迷或浅昏迷。2岁以内的婴幼儿:精神萎糜、淡漠、嗜睡、易惊醒或梦中惊叫、哭闹。或会表现为兴奋、烦躁,摇头、摸空,四肢乱动甚至惊厥。3岁以上的小儿:出现幻觉、妄想或贪食等类似成人的败血症表现。

  3)呼吸:

呼吸增快出现较早,或伴有紧迫或停顿等状态的改变。常常并发肺部感染或肺水肿。

  4)心率:

超过200次/分,尤其伴有节律不齐、心音强、奔马律、期前收缩或塬因不明的骤然增快等,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5)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还会出现呕吐、厌食、肠鸣音亢进,重者出现肠麻痹、严重脱水和酸中毒。

  6)皮疹:

多见皮疹、瘀斑、出血点、荨订疹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多见于婴儿。

  7)创面:

上皮生长停滞,加深、创缘陡峭,肉芽组织污秽、晦暗或出现坏死斑。绿脓杆菌败血症所致的创面灶性坏死和正常皮肤出现性坏死斑较多见。

  8)化验:

血中白细胞数目增高较剧,一般在20×109/L以上,并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小儿烧伤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烧伤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烧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小儿烧伤并发症

  一)高热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体温持续在39.5℃以上,须寻找发烧原因,进行紧急处理。

  1、原因:

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成熟,易因各种因素的刺激而发生高烧。

  常见的原因:

  1)感染因素:创面感染,败血症。

  2)药物因素:药物热,换药热。

  3)并发症因素:合并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者。

  4)物理性因素:创面包扎过多过厚,环境温度过高。

  5)其他因素:脱水热,输液输血反应,过敏性反应。

  2、预防及治疗:

  1)针对引起高烧的各种原因积极采取措施,避免高热发生。

  2)降温处理:在未找到高烧原因以前或虽找到原因,但体温一时难以下降时,应采取降温处理,以防发一惊厥等严重后果

  ①物理降温:

   a、温水擦浴:多用于高热初期伴有寒战时。

  b、冷敷或酒精擦浴:用于寒战消失后,直至皮肤发红为止。

  c、冷盐水灌肠:1岁幼儿用50~100ml,3岁幼儿用300~600ml,并可在盐水中加水合氯醛、阿斯匹林等,剂量可与口服量同。

  d、新针或穴位(曲池)封闭。

  ②使用退热剂: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时可减量使用退热药物,但使用时要慎重,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常用药物有阿斯匹林,安痛定等。

  ③镇静止痉剂:降温同时应用镇静止痉剂,防止惊厥发生。

  二)消化不良

  大多发生于婴幼儿,发生率大约为20%。

  1、原因:

  1)内因:

  ①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液酸度较低,胃肠道分泌型IgA较低,抗感染能力低;

  ②小儿神经发育不成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亦较差,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③各种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性差。

  ④小儿需营养物质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

  2)外因:

  ①烧伤以后,胃肠道血供减少、局部剧痛及精神上的打击等因素,影响正常消化功能。

  ②饮食因素:烧伤后,食欲及消化功能减退,尤其是婴儿。若为补充营养,喂食过多、食物配制不当或时间安排过紧等,可导致胃肠负担过重,影响消化和吸收,因而引起腹泻和(或)呕吐。

  ③肠内感染:由于食物、食具不洁及抵抗力下降所致。

  特点:可有创面细菌引起或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后所致的菌群失调引起。

  ④肠外感染:毒素影响人体的调节机能,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肠运动机能失调,致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常导致败血症、严重创面感染及严重毒血症。

  ⑤其它因素:如药物影响、代谢障碍等均可引起消化不良。

  2、临床表现

  1)轻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为“蛋花样”或稀糊便,酸臭味,有少量粘液,但无脓血。镜检有大量脂肪球、不消化食物残渣和少许血细胞。

  2)重者大便也增至数十次;

呈水样便。呕吐频繁或出现肠麻痹,并可伴有水与电解质平衡的紊乱。

  3)有中毒症状:

原因:肠内毒素吸收.症状:精神萎磨、嗜睡或躁动不安,甚至惊厥、昏迷。

  3、防治

  1)控制创面感染,及早消灭创面,预防败血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2)对病因进行处理。

  3)合理调节饮食:

  ①轻度者:适当减少饮食量,并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大便性质,情况有所改善,可逐渐增加饮食是量或牛乳浓度。如未见改善,应考虑短期禁食并输液。

  ②重度者:禁食并进行静脉输液,一般12~24小时。然后依情况先从流汁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量。待病情改善后,渐渐增加饮食量。如情况未改善,仍需要禁食。

  4)抗生素治疗:适用于侵袭性肠炎。而对非侵袭性肠炎可减少腹泻量,缩短大便排菌时间。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需要应用抗生素。

  5)非肠道感染或饮食失调所致的轻度腹泻,可考虑应用小量止泻剂,其它情况忌用。

  6)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纠正。同时应用调脾胃、清理湿热的药物治疗,也可采用针刺疗法或针法与炙法合用。

  三)惊厥:

  惊厥是大脑功能暂时失调的现象。易发生于婴幼儿,年龄愈小愈多见。

  1、病因

  1)常见原因:

  ①高烧:常于发烧开始时出现,次数一般不超过2~3次,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烧退惊止。

  ②败血症:惊厥常持续较长时间,可达数天。同时伴有其它败血症的中毒表现。

  ③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多见于严重高渗性脱水,血钙过低于与水中毒。营养不良的小儿更易发生。

  ④脑缺氧与脑水肿: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药物过敏或副作用、尿毒症、癫痫、破伤风、中毒性脑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

  2、急救处理

  1)控制惊厥:

  ①针刺激法:适用于药物暂时缺如时。针入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内关等。在2~3分钟内不能止惊时,应迅速采用药物治疗。

  ②止惊药物:注意勿在短时间内反复用多种药,使用两剂药之间应间隔一定时间,避免两药协同作用而引起呼吸抑制

  a、副醛:剂量5%制剂0.1~0.2ml/kg/次肌注,最大量不超过5ml。或0.3~0.4ml/kg/次加等量矿物油保留灌肠。特点:安全效速。副作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有呼吸道疾患者忌用。

  b、安定:剂量0.2~0.3mg/kg/次(或1mg/岁),一次量最大不超过10mg,直接静注,速度为1mg/分。新生儿破伤风时剂量可高至1~2mg/次,静脉缓注。特点:显效快,作用时间短,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用一次。副作用:可抑制呼吸、心跳和降低血压,尤其对用过巴比妥类药者。

  c、水合氯醛(10%):剂量50~60mg/kg/,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d、苯巴比妥钠:8~10mg/kg/次肌注。特点:有阻止产热作用,但生效慢。

  e、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或硫喷妥钠:适用于在上述四类药物无效时。阿米妥钠5mg/kg/次,硫喷妥钠10~20mg/次,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以1ml/分速度静注,惊止立即停注。硫喷妥钠最大量不过300mg,静注时不要搬动头部,以免引起喉痉挛,一旦发生应立即将头后仰,托起下颌,以防舌后坠,并肌注阿托品解痉。

  2)一般处理:取侧卧位,松解衣服及领扣,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处安置牙垫,以防咬破舌,但牙关紧闭时不可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严重者给气。高热者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创面要妥为保护,以免擦伤或加深。

  3)控制感染:感染性惊厥者,应选用适当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4)病因治疗:新生儿常见原因:①低血钙,②低血糖,③维生素B6缺乏或依赖。

  四)猩红热样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1、临床表现

  1)体温:出现突起高热,一般在39~40℃以上。

  2)皮疹:发热1~3天后,在创面周围皮肤出现弥散性细小丘疹,以后迅速扩散到全身。皮疹初起稍平,以后稍隆起,扪之略感粗糙。皮疹密,普遍发红,压之能暂时褪色,或会出现“环口苍白”。一般持续1~2天,最长4~5天,隐退后脱皮(脱屑或大块脱皮)。严重者皮疹密而多,甚至出血,压之不褪色。多数出现味蕾粗大,少有“草莓舌”。

  3)创面改变:发疹时感染加重,上皮生长停滞或呈侵蚀性感染,有“虫蛀样”表现。

  4)中毒症状:精神差,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惊厥。

  5)咽部症状:症状较轻,不表现呼吸道症状。

  6)化验检查:白细胞在1~2万以上。咽部未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而创面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2、治疗

  1) 一般支持疗法:输新鲜血,从而中和毒素。

  2)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根据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度选药。

  3、创面处理:加强创面引流与清洁,及时消灭创面等。

  五)脓皮病:

  1)烧伤后,新愈合的创面或植皮后的上皮均极薄,抵抗力更低。创面周围欠清洁,更容易感染化脓菌,导致脓皮病。

  2)此病重在预防:经常清洁与保护皮肤,避免弄破或擦伤。

  3)治疗:主要是局部清洗,可以减少菌量,加速伤口愈合。同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六)菌血症

  它是小儿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菌血症可发生在烧伤病程的各个阶段,但以休克后水肿回收期发生率最高

  1、病因:

  1)皮肤大面积损伤,丧失了防卫外界细菌入侵的屏障作用。

  2)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肝脏对细菌的吞噬清除功能减弱,容易引发肠源性菌血症。

  3)因长时间留置各种导管,造成导管性感染。

  4)免疫功能迅速下降。

  2、临床表现

  1)细菌性菌血症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威胁最大。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的临床症状:创面:有腥臭味,肉芽组织崩溃,色暗发干,周缘凹陷,有点片状紫黑色出血性坏死斑。晚期扩及创周正常皮肤、融合成片,坏死常深达肌肉层。全身症状:谵妄、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烦渴、食欲减退。面色灰白,腹胀,呼吸急促。心率快,心音低钝,血压低。少尿或无尿,全身呈脱水,阴囊局限性水肿,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严重贫血,粒细胞血小板数降低,血培养阳性率达80%~90%。

  (2)真菌性菌血症:80%以上为白色念珠菌感染。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致病因素为烧伤并发休克,含呼吸道吸入性损伤。

  3、治疗

  1)铜绿假单胞菌菌血症:外涂磺胺米隆清除创面坏死组织。采用头孢他啶(复达欣)、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治疗。间断少量输新鲜全血和血浆

  2)真菌性菌血症:保持创面通风、干燥、涂用碘制剂或制霉菌素控制创面感染,杜绝大小便污染创面,全身给抗真菌药物.

小儿烧伤就诊

小儿烧伤就诊指南针对小儿烧伤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小儿烧伤挂什么科室的号?小儿烧伤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小儿烧伤要做哪些检查?小儿烧伤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小儿烧伤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小儿烧伤患者就医,解决小儿烧伤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 常见问诊内容:

  • 建议就诊科室:

  • 最佳就诊时间:

  • 就诊时长:

  • 诊断标准: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 重点检查项目:

小儿烧伤检查

向您详细介小儿烧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烧伤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脉搏尿素体温尿谷草转氨酶血清钠

小儿烧伤检查

  1、判断烧伤程度

谷草转氨酶 (AST/SGOT)是否高于55 U/L,从而判断是否达到深度烧伤。

  2、判断烧伤是否造成内环境紊乱

氯离子是否低于96mmol/L;钠离子是否低于136mmol/L。

  3、判断肾损伤的可能性

尿素是否高于8.2 mmol/L 。

小儿烧伤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烧伤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烧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小儿烧伤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烧伤一般治疗

一、小儿烧伤西医治疗

  一)早期处理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注意有无合并伤。估算烧伤面积,判断烧伤深度。

  二)液体复苏

  1、小儿烧伤后出现休克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对患儿影响不大,多不需特殊处理。

  2、防治休克:采取及早进行输液、供氧、镇静止痛、保暖等综合治疗。

  3、补液方法: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对复苏的反应,各项休克恢复指标的变化,结合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补液的质量、速度。

  4、补液注意事项:

  1)周围小静脉穿刺插管建立可靠的输液通道,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感染。

  2)补液顺序: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血中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为目的

  3)输液速度:根据尿量[应维持在1ml/(kg·h)]及各项化验指标调整,输入大量10%葡萄糖时应监测血糖变化,防止发生高血糖症。

  4)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尿时,应适量增加尿量[2~2.5ml/(kg·h)]碱化尿液,以保护肾脏功能。

  三)创面处理

  1、对于轻度烧伤,多在门诊进行创面处理、止痛、预防感染。必要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酌情给予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2、肢体、躯干等易于包扎部位:用紫草油或康复新液纱布贴敷后包扎。

  3、面颈、会阴部小面积浅二度烧伤:用紫草油、中药京万红、康复新液或络合碘液涂伤口。注意保持干净,防止受压抓搔。

  4、注意事项:

  1)小儿创面感染后,容易加深。但处理恰当,防治感染,创面愈合速度比成人快。

  2)小儿在气温较高时,若包扎面积太大,易发生高热,甚至抽搐,应多采用暴露疗法,并适当约束固定。当烧伤面积较小时,尤其在四肢,采用包扎疗法。

  3)植皮时,自体皮供皮的厚度不超过0.3mm。植皮区要妥善固定,给予约束。

  4)药物浓度不宜过高,使用面积不宜过广,避免引起药物吸收过多中毒,以及药物刺激正常皮肤引起皮炎、湿疹或糜烂,甚至引起脓皮症。

  5)创面在愈合过程中,防止患儿因皮肤瘙抓破伤口,造成感染或遗留疤痕。

  6)深度烧伤创面,应在病情稳定的状态下,尽可能采取早期切痂植皮术。

  7)小儿皮炎薄嫩,对疼痛刺激耐受性差,清创时要轻柔,有耐心,把创面刺激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感染的防治

  1、小儿烧伤创面极易受到污染。

  2、一般采用预防性用药,可减少和控制广泛存在的金葡菌、大肠埃希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减少创面脓毒症的发生

  3、烧伤全身性感染多由创面引起,应根据创面和细菌种类选用有效药物,加强创面分泌物引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4、注意:创面应定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选择针对性更强的有效抗生素。

  5、药物: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抗毒素血清预防破伤风。应用诺氟沙星(氟哌酸)、磺胺米隆控制金葡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五)镇静止痛

  1、作用:减轻疼痛,稳定情绪

  2、适用于:

  1)烧伤早期:同时可减轻伤后的应激反应。

  2)每次大的换药前

  3、注意事项:在休克期或并发菌血症时应在诊断明确后方可给予药物镇静,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六)康复治疗

 深度烧伤在创面愈合后,应注重后遗症的预防。

  1)创面愈合前:预防瘢痕挛,应保持以下体位:颈部后伸,肘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背屈90°,肩关节、髋关节外展90°,手腕关节背屈20°,掌指关节屈曲15°~20°,指间关节伸直位,拇指外展微屈与食指间隙要够大。除此之外,可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配合功能活动。

  2)创面愈合后:主要是预防和改善瘢痕增生和瘢痕挛缩。局部压力包扎:原理: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限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减少胶原纤维和胶原形成,减少增生性瘢痕。要求:压力均匀,一般25mmHg,并且压力大小应适时调整。治疗须持续0.5~1年,直到待瘢痕组织变为柔软平整、充血消退、痒感消失。

  3)采用外用药物:可预防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缓解痒。药物:涂曲安奈德(去炎松)霜剂、瘢痕贴等,或局部注射康宁克通

  4)整形外科手术、皮肤扩张技术:改善局部功能,恢复外观。

  七)营养支持

  1、烧伤患儿由于代谢增强,消耗加剧,处于超高代谢状态,须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B,维生素C、A和微量元素锌,可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并发症,并能保持胃肠道生理功能。

  2、大面积烧伤的患儿,无法经肠胃道供给营养,可采用周围静脉输入的方法加以补充。需多次手术治疗的患儿,可用中心静脉营养疗法。

小儿烧伤辨证论治

  二、中医偏方

  1、儿茶方

【处方组成】儿茶100克、黄芩100克、黄柏100克、冰片30一50克、80%酒精1000毫升。先将儿茶研成粉,然后与另3味药一起浸泡于酒精中2一3天,过滤,装瓶,密封备用。试用前先清洗创面,外涂1%达克罗宁液(总量不超过1克)止痛,2一3分钟后喷洒或搽本方,早期每隔2一4小时喷涂药液1次,并用烧灯或电吹风将创面烤干促使药痂形成。待成痂牢固后,每日喷液1~2次即可。若痂下有感染或积液,需清理引流,反复涂药定痂。

  2、烫伤油

【处方组成】干地黄120克、红花120克、当归120克、麦门冬120克、陈皮120克、甘草120克、地榆120克、冰片120克、朱砂12克、虎杖500克、菜油或花生油5000毫升。以上诸药除冰片、朱砂研细末外,其他药物均放入油内浸泡24小时,然后用文火煎熬至麦门冬变为褐黑色为度,滤去药渣,待油温降至60℃再投入冰片、朱砂末搅匀,油凉后装瓶消毒备用。

  3、白黑油

【功能主治】方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润肤;主治烫伤初期,皮肤未破、未化脓者。方功能提脓祛腐,生肌收口;主治皮肉腐烂、已化脓者,对久不愈合的创面有加速愈合的作用。

  3、地榆烫伤方

【处方组成】儿茶100克、白芨100克、白蔹100克、白芷100克、黄芩100克、血竭60克、地榆300克、冰片40克。制法:将上8味药研极细末过筛,取麻油500克、凡士林5克,捣拌均匀,然后摊在纱布上约O.5毫米厚,放在带盖珐琅盘内,经低压消毒(有效期2周)。使用前必须先清除创面分泌物,后按创面大小剪好带药纱布,单层乎贴于创面,污染创面先用0.9%生理盐水湿敷1-2分钟待创面无分泌物再用“本药膏”纱布。每日换药1次。

  4、虎杖液

【处方组成】虎杖30公斤、黄柏1.5公斤、黄芪1.5公斤、冰片1.5公斤。将冰片单研,其余药连续煎熬3次,每次煎2-3小时,然后过滤去渣,浓缩到3万毫升左右,加入冰片,玻璃瓶灌装,高压消毒,用时将药液直接涂于创面即可,每隔半小时涂1次。(注:本方剂量为一大料量,如需小料配制可按比例酌减。)

  5、烧烫伤散

【处方组成】黄连5克、山栀5克、苦参5克、天仙子200克、生石膏5克,上药研末备用,用时以3%茶叶洗液调匀外敷。

  6、桉黄煎剂

【处方组成】大桉叶2000克,黄芩1000克、薄荷500克(后下)、白芨100克。将上药洗净,适当捣碎,加水4000毫升,放置锅内煮沸至300毫升,取其液用4-6层纱布过滤2次,加适当的防腐剂,瓶装备用。使用时将本方再煮沸1次,清除掉创面污物,用盐水冲洗,千分之二新洁尔灭液消毒,水疱抽液,但尽量保持皮肤完整,用2-4层无菌纱布浸上药液复盖创面,外面再用无菌纱布复盖包扎,每天换药1次,如果创面有感染时,可每天更换敷料2次。

  7、酸枣树皮煎

【处方组成】酸枣树内皮层每1-2克加水5000毫升,煎熬4-5小时,过滤去渣,再浓缩成500毫升,灭菌密封。使用时只需将疮面清洗消毒吹干后,涂药1-2次即可。

  8、乳没水蜜膏

【处方组成】乳香20克、没药20克、冰片1克、生蜂蜜150毫升,调成糊状,涂敷于受伤部位。每日1次。烧烫伤有水疱者,宜将水疱刺破一小孔排完水后,再搽涂。

  9、复生烧伤膏

【处方组成】男性头发15克(清水洗净、晾干,备用),豆油100克(即大豆榨出的油)、氧化锌硼酸软膏150克(氧化锌与硼酸之比为0.5:9.5)。

  将豆油盛于小铁锅内,文火加热烧开,以轻度冒烟为宜,再将头发分次加入豆油中(不要1次加入多量,以防难溶),待其基本溶解后,用3层纱布过滤,除去残渣,得黑褐色油溶液,趁热迅速加入氧化锌硼酸软膏中,充分搅匀,冷后贮存备用。应用时将伤面消毒或清创后,再将本药膏均匀地涂在无菌纱布上,敷于伤面,绷带固定,2至3天换药1次。

  10虎榆烫伤

【处方组成】地榆40克、大黄40克、虎仗40克、黄连20克、白蔹20克、海螵蛸20克、炉甘石20克、没药15克、冰片4克,诸药共研细末,过筛,取麻油适量,将药末调成稀糊状,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油膏涂于烫伤部位,每日用药2-4次。用本药膏外敷时,若创面不清洁,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如有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抽吸尽,然后将油膏涂敷于烫伤创面。

小儿烧伤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烧伤应该如何护理,小儿烧伤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小儿烧伤一般护理

小儿烧伤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饮食对烧伤治疗的重要,同时需了解患者以前的饮食嗜好,习惯及以往的胃肠消化功能,以便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营养。

  2、除休克期外尽量鼓励患者口服

合理安排进食与翻身的时间,减少餐前治疗,同时给予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饮食需色、香、味俱全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3、除一日三餐主食外

可根据患者氮平衡及全身营养状况,餐间给予牛奶、鸡蛋、酪蛋白、豆浆、水果等,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

  4、进食困难(口唇部、口腔粘膜烧伤)

食欲差及昏迷患者可予鼻饲,选择适合的胃管,插入后用纱带固定,做好鼻饲常规护理,同时应做到分次少量慢速灌入。使用胃肠营养泵可维持于每小时100~150ml速度持续泵入,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并防止鼻饲管阻塞和滑脱。

小儿烧伤饮食

小儿烧伤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鼓励进食:在确定病人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鼓励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汁等。

  2、少量多餐,一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影响消化与吸收。

  3、对面部烧伤导致张口、咀嚼困难的病人给予软食。对生活不能自理者需喂饭。

  4、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进食前30分钟尽量停止一切影响病人食欲的操作,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内空气清鲜。

  5、对于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饮食方案。

  二、适宜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三、不适宜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小儿烧伤病因 小儿烧伤鉴别 小儿烧伤症状 小儿烧伤并发症 小儿烧伤就诊 小儿烧伤检查 小儿烧伤治疗 小儿烧伤护理 小儿烧伤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