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小板无力症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小板无力症的病理病因,小儿血小板无力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GT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并且往往与近亲结婚有关。阿拉伯人、伊拉克犹太人、法国吉卜赛人以及南部印第安人中有较多的携带者。本病是由于αⅡb(GPⅡb;CD41)和/β3(GPⅢα;CD61)质或量的异常所致。由于血小板在生理性诱导剂作用下产生聚集时,以及血小板α颗粒摄取纤维蛋白原时,均需要GPⅡb/Ⅲa受体的参与,因此,GPⅡb和(或)GPⅢa的异常导致本病血小板黏附及聚集等试验异常。现已在分子水平发现多种分子缺陷包括发生在aⅡbβ-折叠结构域,β3 MIDAS结构域以及影响受体活化三种突变类型,涉及到点突变、缺失、倒位等多种突变形式。
二、发病机制
GT的生化缺陷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量的减少、缺失或质的异常。 GPⅡb/Ⅲa在其周围微环境发生改变或因血小板激活使其构型改变时,可作为受体与纤维蛋白原、vWF纤维连接蛋白、层素等黏附分子结合,介导血小板聚集。当其数量或质量异常时即出现聚集缺陷。这种血小板能正常地黏附到受损的血管内皮下组织,但不能进一步地正常延伸和形成血小板聚集。临床上可分为3个亚型: Ⅰ型:GPⅡb/Ⅲa复合物的量少于正常的5%。 Ⅱ型:相当于正常的5%~25%。 Ⅲ型:相当于正常的40%~100%,量无明显减少而结构异常,属变异型。目前研究发现GPⅡb和GPⅢa由不同基因编码,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17q21-22)GT是由于该基因发生了缺失、点突变或插入所致。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血小板计数和形态正常的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相鉴别。有些灰色血小板综合征患者血块回缩缺陷,但血小板聚集仅轻度异常,且缺乏血小板α颗粒分泌蛋白。致密颗粒缺乏患者血小板二相聚集异常,但血块回缩正常,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出血时间延长,但凝血试验异常。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小板无力症症状,尤其是小儿血小板无力症的早期症状,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血小板无力症会怎样?
一、症状: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而同一家系中常有多人发病。杂合子出血症不明显,纯合子则可表现皮肤、黏膜的自发出血甚至内脏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胃肠道出血等,罕见颅内出血。 1986年我国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如下述。
1.临床表现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自幼有出血症状,表现为中度或重度皮肤、黏膜出血,可有月经过多,外伤手术后出血不止。
2.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涂片上血小板散在分布,不聚集成堆。
(2)出血时间延长。
(3)血块收缩不良,也可正常。
(4)血小板聚集试验:加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均不引起聚集;少数加胶原、花生四烯酸、凝血酶有聚集反应。加瑞斯托霉素,聚集正常或降低。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有哪些并发病症,小儿血小板无力症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纯合子可并发内脏出血,如血尿、胃肠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就诊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就诊指南针对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挂什么科室的号?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小儿血小板无力症要做哪些检查?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就医,解决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常见问诊内容:
建议就诊科室: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诊断标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重点检查项目: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检查
向您详细介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小板粘附功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血管壁的检测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血小板黏附功能试验
血小板数量及形态正常,但在血片上散在不聚集,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血小板对ADP、胶原、肾上腺素、凝血酶诱导的聚集反应缺如或降低,但对瑞士托霉素和vWF的诱导的聚集反应正常。如能测定可进一步发现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量的减少或质的异常。 常规做B超检查,其他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小板无力症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护理 在诊断明确的病儿,医务人员应尽量向家长说明病情,告诉家长如何护理孩子,教育孩子自我保护,避免外伤,减少出血。
2.局部出血 不重时,多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凝血酶等压迫止血,青春期月经过多时可采用避孕药如炔雌醇/炔诺酮(复方炔诺酮)以控制月经量。
3.1-脱氧-8-精氨酸加压素(DDAVP) 本药可提高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和抗利尿作用,但对储存池的病人使用亦有效。DDAVP 0.2~0.3μg/kg皮下注射或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可使60%~70%的储存池病病人改善临床出血症状,出血时间缩短或恢复正常,但对BSS及GT病人常无效。
4.严重出血 严重出血者需输注血小板浓缩制剂,反复输注易产生抗小板抗体而失效,因此有条件者宜做ABO及HLA配型,给予去白细胞的同型血小板制剂,不易引起同种免疫。对于已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病人,可使用血浆交换以减少抗体后再输同型血小板制剂,有时可静脉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亦有帮助。
5.骨髓移植或基因治疗 严重的病儿如能找到合适的供体可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一旦成功即可根治。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目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一组64例仅2例死于出血,另一组43例仅3例死于出血。日本全国性调查表明1976年患者为98人,病死率为6.8%;1991年患者为192人,病死率降至4.9%。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应该如何护理,小儿血小板无力症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一般护理
一、护理
1.补充微量元素: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几乎成为出血病人的常识。值得注意的是,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铜对纠正贫血也相当重要,不过人体对锏的生理需要量甚微,通过日常饮食即可满足。但是,如果饮食营养欠佳,而又少食甚至不食蔬菜,就会给纠正出血带来不利。
2.少食含盐食物:出血病人应少食含盐食物为好,一旦出现水肿还应暂时禁盐。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饮食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1.高蛋白低脂肪 :对一般出血病人来说 ,首先应考虑给予高蛋白饮食。这可以通过食用动物的瘦肉以及肝,肾等内脏 ,获得优质蛋白的补充。其次 ,应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脂肪可抑制人体的造血功能。高脂肪还可导致腹泻,消化不良,肥胖病等疾患。
2.丰富的维生素 :饮食结构中维生素的含量丰富 ,对各类疾病的患者都是适宜的。就贫血病人而言,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叶酸等是至关重要的。维生素 B1的补充 ,可以通过粮食特别是粗杂粮食物获得。维生素B12和叶酸 ,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等食物,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则是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