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脑疝的病理病因,脑疝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1、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35%):
颅内任何体积较大的占位病变引起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时都可引起脑疝,病变在幕上者引起小脑幕切迹疝,病变在幕下者引起枕骨大孔疝。
2、颅内异物(25%):
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颅内脓肿。
3、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5%):
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如再附加一些人为的因素,例如作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使颅腔与椎管之间,幕上分腔与幕下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成,这种由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脑疝,临床医师应予避免。
脑疝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脑疝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本病可因多种病因引起,需要和颅内血管肿瘤以及脑出血,以及其他的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本病按理说他是一个由多种颅内因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的脑组织疝入颅骨洞孔之中。故临床上需要进行积极地 脱水降颅压,同时行头颅ct检查进行明确具体的原因。
脑疝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脑疝症状,尤其是脑疝的早期症状,脑疝有什么表现?得了脑疝会怎样?
一、症状
1、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
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这是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之故。此外,患侧还可有险下垂、眼球外斜等。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这是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受压致功能失常所弓[起。
4)运动障碍:大多发生于瞳孔散大侧的对侧,表现为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脑疝的继续发展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是脑干严重受损的特征性表现。
5)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2、枕骨大孔疝:病人常只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和颈项强直、疼痛,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的改变而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3、大脑镰下疝: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
脑疝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脑疝有哪些并发病症,脑疝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脑疝是很严重的疾病,常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多合并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改变等症状,同时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等运动障碍,病情持续发展,导致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改变,严重者导致死亡。。
脑疝就诊
脑疝就诊指南针对脑疝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脑疝挂什么科室的号?脑疝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脑疝要做哪些检查?脑疝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脑疝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脑疝患者就医,解决脑疝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无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建议就诊科室:
脑外科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诊断标准:
(1) 病人是否应用过散瞳或缩瞳剂,是否有白内障等疾病。 (2) 脑疝病人如两侧瞳孔均已散大,不仅检查瞳孔,尚可检查两眼提睑肌肌张力是否有差异,肌张力降低的一侧,往往提示为动眼神经首先受累的一侧,常为病变侧。 (3) 脑疝病人两侧瞳孔散大,如经脱水剂治疗和改善脑缺氧后,瞳孔改变为一侧缩小,一侧仍散大,则散大侧常为动眼神经受损侧,可提示为病变侧。 (4) 脑疝病人,如瞳孔不等大,假使瞳孔较大侧光反应灵敏,眼外肌无麻痹现象,而瞳孔较小侧提睑肌张力低,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瞳孔较小侧为病侧。这是由于病侧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引起的改变。 (5) 腰椎穿刺 脑疝病人一般禁止腰椎穿刺。即使有时腰椎穿刺所测椎管内压力不高,也并不能代表颅内压力,由于小脑扁桃体疝可以梗阻颅内及椎管内的脑脊液循环。 (6) CT小脑幕切迹疝时可见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变形或消失。下疝时可见中线明显不对称和移位。 (7) MRI:可观察脑疝时脑池的变形、消失情况,直接观察到脑内结构如钩回、海马旁回、间脑、脑干及小脑扁桃体。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 剧烈头痛减轻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昏迷减少后转门诊重点检查项目:
1.健康体检
常规体检是为掌握自身健康状况而进行的定期健康检查。包括一般形态、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科放射科、检验科、辅诊科等的检查,可以反应现阶段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预防和及时治疗。
2.颅脑CT检查
颅脑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头颅CT是一种检查方便,迅速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的新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楚的显示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和具体的脑组织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总体上讲,CT对人体硬组织的显像要比软组织的更好。头颅CT检查对于颅内、颅骨、头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包括外伤、肿瘤、炎症、血管病变、中毒、变性和代谢性疾病等)。
脑疝检查
向您详细介脑疝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脑疝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颅脑CT
一、检查
1、应做神经内科常规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1) 病人是否应用过散瞳或缩瞳剂,是否有白内障等疾病。
2) 脑疝病人如两侧瞳孔均已散大,不仅检查瞳孔,尚可检查两眼提睑肌肌张力是否有差异,肌张力降低的一侧,往往提示为动眼神经首先受累的一侧,常为病变侧。
3) 脑疝病人两侧瞳孔散大,如经脱水剂治疗和改善脑缺氧后,瞳孔改变为一侧缩小,一侧仍散大,则散大侧常为动眼神经受损侧,可提示为病变侧。
4) 脑疝病人,如瞳孔不等大,假使瞳孔较大侧光反应灵敏,眼外肌无麻痹现象,而瞳孔较小侧提睑肌张力低,这种情况往往提示瞳孔较小侧为病侧。这是由于病侧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引起的改变。
5) 腰椎穿刺 脑疝病人一般禁止腰椎穿刺。即使有时腰椎穿刺所测椎管内压力不高,也并不能代表颅内压力,由于小脑扁桃体疝可以梗阻颅内及椎管内的脑脊液循环。
6) CT小脑幕切迹疝时可见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变形或消失。下疝时可见中线明显不对称和移位。
7) MRI:可观察脑疝时脑池的变形、消失情况,直接观察到脑内结构如钩回、海马旁回、间脑、脑干及小脑扁桃体。
脑疝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脑疝的治疗方法,治疗脑疝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脑疝应该吃什么药。
脑疝一般治疗
一、西医治疗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除必要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外,应立即按本章第一节降颅内压治疗由静脉输给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暂时缓解病情。然后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作手术,去除病因。如病因一时不能明确或虽已查明病因但尚缺乏有效疗法时,则可选择下列姑息性手术来缓解增高的颅内压:
1.脑室外引流术:可在短期内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暂时缓解病情。对有脑积水的病例效果特别显著。
2.减压术:小脑幕切迹疝时可作颈肌下减压术,枕骨大孔疝时可作枕下减压术。这种减压术常造成脑组织的大量膨出,对脑的功能损害较大,故非迫不得已不宜采用。
3.脑脊液分流术:适用于有脑积水的病例,根据具体情况及条件可选用①脑室脑池分流术;②脑室腹腔分流术;③脑室心房分流术等。
4.内减压术:在开颅术中遇到脑组织大量膨出,无法关闭脑腔时,不得不作部分脑叶切除以达到减压目的。但这只能作为一种最后的方法来考虑。
脑疝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脑疝应该如何护理,脑疝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脑疝一般护理
嘱病人多休息。合理饮食,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以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禁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高盐。
脑疝饮食
脑疝饮食原则
一、隐身保健
1、脑疝患者饮食宜忌
1)病人多体质衰弱,营养状况差,饮食护理极其重要,因而必须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输入高营养液,以改善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3)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4)禁忌烟、酒、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5)忌吃生冷食物,因为,过量的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
6)忌高盐。避免由于钠离子在机体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导致颅内压升高。
2、脑疝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宁神排骨汤
原料:黄芪10克,淮山药20克,玉竹25克,陈皮2克,百合20克,桂园肉15克,枸杞子10克,猪排骨300克或整鸡一只,食盐。
制法:先将黄芪、山药等药材放入布袋中,扎紧口,放约500毫升水中浸5-10分钟;再加入排骨,先大火后小火,炖煮3-4小时;捞出布袋,加入盐,胡椒粉等即可食用。每次1碗,每天1次。
功效:健脾开胃,补气益神。本膳主要适用于颅内压增高而气血两虚者。颅压增高,可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