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的病理病因,意识障碍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颅内疾病。

  1.局限性病变:

  (1)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塞、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等;

  (2)颅内占位性病变:

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脓肿、脑肉芽肿、脑寄生虫囊肿等;

  (3)颅脑外伤:

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2.脑弥漫性病变:

  (1)颅内感染性疾病:

各种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室管膜炎、颅内静脉窦感染等;

  (2)弥漫性颅脑损伤;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脑水肿;

  (5)脑变性及脱髓鞘性病变。

  3.癫痫发作。

  二、全身性疾病。

  1、急性感染性疾病:

各种败血症、感染中毒性脑病等。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肺性脑病、糖尿病性昏迷、粘液水肿性昏迷、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

  3.外源性中毒:

包括工业毒物、药物、农药、植物或动物类中毒等。

  4.缺乏正常代谢物质:

(1)缺氧。(2)缺血。(3)低血糖。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6.物理性损害

如日射病、热射病、电击伤、溺水等。

  三、发病机制

  颅内外各种病变只要累及非特异性上行性网状激动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可以是脑干或大脑皮质重要部位的机械性破坏或是脑代谢过程的全面损害所致。代谢源性意识障碍可因能量底物的运送障碍(低氧、缺血、低血糖)或神经细胞膜的神经生理反应发生改变(药物或酒精中毒、癫痫或急性头部外伤)所致。

  1、脑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脑部明显依赖于连续血液流动,并运送氧气和葡萄糖,100g脑组织每分钟血氧消耗率为3.5ml,葡萄糖消耗率为5mg,虽然血流中断后 8~10s内即发生意识丧失,但脑的储糖量在血流中断后可提供2min的能量,当缺氧发生于缺血的同时,则可利用的葡萄糖会更快被耗尽。正常安静时脑血流(CBF)为100g灰质每分钟约75ml,100g白质每分钟约30ml(平均为100g脑组织每分钟55ml)。

  脑血供的局部自身调节(local autoregulation)能保持每100g脑组织每分钟CBF平均约50ml,此50ml CBF中约萃取葡萄糖25mmol,萃取氧约150mmol(3.5ml )以供葡萄糖氧化之用。

  正常CBF与脑新陈代谢相匹配的机制未明,经研究证明涉及此机制的物质有Ph、腺苷(adenosine)和一氧化氮。

  缺氧时脑组织的损害比缺血轻得多。葡萄糖经氧化所发生的代谢变化,可按下式表明之:

  C6H12O6→6CO2 6H2O

  此反应步骤有二: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成人脑组织只能利用葡萄糖。糖酵解从葡萄糖磷酸化开始,随即将六碳糖解裂为2个三碳丙酮酸。经乳酸脱氢酶的作用,将乳酸转变为丙酮酸,此过程为可逆的,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在此进行氧化代谢,即进入三羧酸循环。

  2.白质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1)白质灰质缺血损害的差异:

灰质缺氧去极化促使兴奋性谷氨酸大量释放,进一步开放所有谷氨酸门控离子通道,后者有些对Ca2 渗透性。Ca2 渗透性通道的开放使Ca2 大量流入细胞内,激活细胞内酯酶、蛋白酶等具有破坏性的酶类,产生细胞的永久性损害。

  白质不存在谷氨酸的突触,因此白质的缺血性膜去极化不引起谷氨酸介导的损害,而是经由一种不因持久而失活的Na 通道导致Na 持续流入细胞,使得正常跨膜Na 梯度瓦解。Na 梯度消失和膜去极化促使正常情况下将Ca2 带出细胞以换取Na 的Na -Ca2 交换蛋白反向运行形成Ca2 内流。细胞内Ca2 超载造成永久性损害和功能丧失。

  (2)γ-氨基丁酸和腺苷的作用:

γ-氨基丁酸(GABA)和腺苷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内存在。白质内不存在突触末梢,因此这些神经活性物质不是由突触释放,而更可能是由于Na 和膜电位依赖性摄入蛋白反向作用而释放。

  (3)作用机制的探讨:

一般而言,GABA和腺苷作用于完全不同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细胞内作用。但在缺氧白质,GABA和腺苷似乎作用于相同的细胞内成分而产生保护效应。由于白质产生的GABA和腺苷的效能有限,这种协同作用是必要的。

  细胞外以GABA和腺苷分子经受体刺激细胞内序贯反应,从而增加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GABA作用于GABA-β受体,后者耦合于细胞内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活化的PKC把磷酸根转移至多种细胞内蛋白,导致后者功能改变。

  白质缺氧损害所致的K 外流和Na 内流,导致Na –Ca2 运转蛋白的反向开放,促使Ca2 进入细胞内。缺氧也与内源性GABA、腺苷释放有关,活化的GABA-β受体和腺苷受体经由G蛋白耦合而激活细胞内PKC。蛋白激酶C活化常与膜运转蛋白的下调相联系。PKC也可能下调缺氧白质Na 通道,影响Na 内流。

意识障碍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意识障碍鉴别

  脑干反射是确定意识障碍患者损害部位的关键。

  1.一般而言,

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而脑干反射正常,则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广泛的损害或功能异常。

  2.瞳孔大小、形状与对光反应正常,

提示小脑上部司瞳孔缩小的动眼神经的副交感传出纤维完整(此反射弧的传入纤维是视神经)。

  瞳孔小于2mm时难以评价对光反应,室内光线过强也不好查瞳孔对光反应。双侧等大有光反应的圆形瞳孔(直径2.5~5mm)往往可以排除中脑损害。

  瞳孔散大(大于5mm),无对光反应或很差,可能是中脑的损害(在同侧);或是天幕疝压迫中脑和(或)动眼脑神经。单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占位性病变,但偶尔发生在对侧,这是因中脑被推向对侧的天幕边缘而受压的缘故。

  椭圆形和轻度偏离中心的瞳孔(瞳孔异位)常伴随早期中脑和动眼神经受压。双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应消失提示中脑严重受损,而且多半是由于天幕疝压迫所致,也可能是抗胆碱能药物中毒。

  双侧小瞳孔有对光反应,但不是针尖样瞳孔(直径1~2.5mm),提示代谢性脑病或深部的双侧半球病损(如脑积水或丘脑出血),它是由于丘脑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毁损。巴比妥酸盐中毒引起深昏迷也可产生类似的小瞳孔。双侧极小的(小于1mm)但有对光反应的瞳孔提示麻醉剂过量,但也可能见于急性广泛的双侧脑桥出血。

 3.检查眼球运动可以评估脑干广大区域的功能。

  先应提眼睑进行观察,注意眼球静止状态下的位置和眼球有无自发运动。静止状态下双眼呈水平分离性偏斜是正常打瞌睡的眼球位置。静止时眼内收,提示为展神经损害所致外直肌瘫痪,代表脑桥受损。颅内压升高时往往发生双侧展神经麻痹,此系假性定位征。静止时眼外展,常伴随同侧瞳孔散大,提示由于动眼神经麻痹而致内直肌瘫痪,几乎所有的垂直性眼轴分离或眼球不同向偏斜是由于脑桥或小脑损害所致。伴第三脑室扩大的脑积水,双眼球位置常低于水平线,此称之为“落日征”(sun set sign)。

  昏迷中的自发性眼球运动多半为双眼水平性浮动。这种运动表明小脑和脑桥受损害,与正常的反射性眼球运动意义相同。“眼球浮动”(ocular bobbing)是指双眼快速向下运动和缓慢向上运动的一种状态,表明双眼水平运动机制受到损毁,系双侧脑桥病损的特点。

  “眼球下沉”(ocular dipping)是指在具有正常反射性水平注视的患者中出现的一种缓慢向下运动,并随后发生双眼较快速向上运动。眼球下沉尤其多见于弥漫性缺氧损伤了大脑皮质的患者,并可能是出现持续性向上或向下注视。在丘脑和中脑上部损伤时,双眼可能向下、向内转动。

  “玩偶眼”或头眼运动的检查是先慢后快地从一侧向另一侧转动或垂直转动头部,可诱发出与头运动方向相反的反射性眼球运动。这些反应是起源于迷路、前庭核和颈部本体感受器的脑干反射运动。在清醒的人中由大脑半球控制的视觉注视,正常地抑制了这些反射。反射性水平运动的神经元通道需要展神经核旁区域的完整,并通过内侧纵束(MLF)与对侧动眼神经相配合完成。

  检查反射性眼球运动可获得两种信息。首先,由双侧半球病损或早期代谢或药物抑制引起的意识障碍,双眼容易出现与转头方向相反的从一侧转向另外一侧的运动。此系受损伤的大脑半球对侧对脑干反射的抑制解除了。嗜睡的患者,开始2~3次的头部转动引起双眼向相反方向的运动,随眼球的运动后,这种手法本身可造成患者觉醒和反射性运动停止。其次,充分的头眼联合运动证明从高颈脊髓、延髓到中脑的脑干神经通道是完好的(高颈段脊髓和延髓是由转头本身引起的前庭和本体感觉输入冲动的起始部位;中脑是动眼神经的发出部位)。因此,头眼反射检查手法是证明脑干神经通道功能完整。

  完全缺乏眼球内收运动,表明同侧中脑(动眼神经损害)或MLF介导反射性眼球运动的通道被损伤(如核间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损害常伴有瞳孔散大和静止时眼球水平偏斜;而MLF受累时,这2种表现均不存在。转头时引起眼内收原本就较眼外展运动困难,故对玩偶眼检查时出现轻度的对称性异常应当慎重解释。

  对前庭器功能检查的变温试验(前庭眼反射),对头眼试验是一种有用的辅助检查。

  静止时的眼球联合偏斜或转头时的双眼协同运动不完全,表明注视麻痹侧的脑桥损害或者是对侧额叶损害。这种现象可被概括为“双眼注视半球损害侧和偏离脑干损害侧”。伴发于额叶损害出现的眼偏斜通常能被快速转头所克服。癫痫也可引起相反的眼球偏斜伴节律性、痉挛性眼球向注视侧的运动,偶尔还会出现双眼矛盾地偏离半球病灶侧,即“走错路的眼睛(wrong-way-eyes)”。

  当药物抑制了眼反射性运动时,运用手法检查的结果要十分慎重解释。通常双眼常随头转动,但在药物中毒时,当头被转动时而眼球好像被固定在原位不动,因此容易被误诊断为脑干的损害。这些药物如苯妥英、三环类抗抑郁药、巴比妥酸盐中毒,偶尔酒精、吩噻嗪、神经肌肉阻断剂中毒也会抑制双眼反射性运动。瞳孔大小正常和对光反射存在可将大多数药源性意识障碍与脑干损害区别开来。

  4.虽然单独检查角膜反射用处不大,

但可以证实眼运动的异常,因为角膜反射也有赖于脑桥神经通道的完整。

  5.观察意识障碍患者的呼吸型式,

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浅而慢且有时间节律的呼吸提示代谢性疾病或药物中毒。快而深的呼吸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但也可能见于脑桥及中脑平面的病损。陈-施呼吸具有典型的周期,终止时具有短暂的呼吸暂停期,提示双侧半球弥散性损害或代谢性抑制。

  6、病人出现昏迷时

需与下面几种特殊意识障碍鉴别:

  1】去皮质综合征

(decorticate syndrome) 由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大量破坏或变质,功能丧失,皮质下功能相对未受损或得到恢复,此时病人无意识,但有醒睡周期。同时无语言,能睁眼,眼球能转动,四肢肌张力高,有回缩动作和防御动作,有吸吮、咀嚼、握持反射,出现去皮质姿势。常见于昏迷的恢复期,不要误认为病人仍处于昏迷状态。

  2】运动不能性缄默

(akinetic mutism) 又称醒状昏迷。脑干上升激活系统部分破坏所致,病人觉醒状态降低,缄默不语,不运动,大小便失禁,但定向反应存在,植物神经反应可正常,疼痛部分消失,仍保留吞咽、咀嚼反射,常有去大脑强直。

  3】 闭锁综合征

(locked-in syndrome) 脑桥腹侧损害,损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使病损以下运动传出功能丧失,此时病人能睁眼闭眼,不能水平运动,能垂直运动,可通过睁闭或眼球垂直运动来回答“是”或“不是”。由于未损及上升激活系统,病人意识并无障碍,但无自发语言,故又称假性昏迷。

  4】持续性植物神经障碍

(persistent vegetative disturbance) 大脑皮质、皮质下损害,致病人意识障碍,无语言,无各种活动,并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植物人)。

意识障碍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的早期症状,意识障碍有什么表现?得了意识障碍会怎样?

  一、症状

  意识的改变从概念上分为2类。

  一类累及觉醒(arousal),即意识的“开关”系统,出现一系列从觉知(awareness)到昏迷的连续统一行为状态,临床上区别为:①觉知(awareness);②嗜睡(lethargy);③意识模糊(confusion);④昏睡及昏迷(coma)。这些状态是动态的,可随时间而改变,前后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界线。除此而外,类昏迷状态和谵妄,也属于意识改变并累及觉醒水平的范畴。

  另一类“意识”是指精神(心理)活动的“内容”,即大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认知(cognition)与情感(affection)活动,此类意识改变的例子包括痴呆、遗忘、妄想及不注意(inattention)等。除深度痴呆外,此类意识改变并不累及觉醒水平。

  意识改变的惟一正常形式是睡眠。

  觉知或意识清楚是指完整而正常的觉醒状态。

  1、嗜睡

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入睡,能被唤醒,醒来后意识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及反应迟钝。

  2.意识模糊

患者的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明显障碍,思维不连贯,常答非所问,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情感淡漠。

  3.昏睡

患者处于较深睡眠,不能被唤醒,不能对答,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压眶等会躲避或被唤醒,但旋即又熟睡。

  4.昏迷:

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 :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去大脑强直等。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5.类昏迷状态

许多不同的行为状态可以表现出类似于昏迷或与昏迷相混淆,而且,开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中的某一种。这些行为状态主要包括: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又称失传出状态(differenced state)、持久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无动性缄默症(non-kinetic mutism、意志缺乏症(abulia)、紧张症(catatonia)、假昏迷(pseudo coma)。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这些状态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6.谵妄状态(delirium state)

较意识模糊严重,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丰富的错觉和幻觉,形象生动逼真的错觉可引起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谵妄的临床特征中以注意的缺陷、意识水平低下、知觉紊乱以及睡眠-觉醒周期的紊乱为主要症状。

  意识障碍常呈波动性和移行性。为确定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评估其进展、观察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国外自1949年就陆续制订各种量表,这些量表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种为昏迷量表,把各种症状独立进行综合,得出昏迷严重程度;另一种为计分系统,与昏迷量表不同,这种量表把每个症状独立记分和分析,最终根据得分来确定意识障碍程度。从实际应用方便程度看,英国Teasdale和Jennett(1974)制订的Glasgow昏迷量表应用最广。

  Glasgow昏迷量表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3分,分数愈高,意识愈清晰。该量表项目少,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但3岁以下儿童、老年人、言语不通、聋哑人、精神病患者等因难以合作而使应用受到限制。此外,量表对昏迷前意识障碍无法判断,对病人情感反应和行为障碍也无法描述。

  二、诊断

  诊断标准可参考下列几项(CCMD-2-R):

  1.发病前突然遭受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刺激或影响,而无其他精神障碍的影响,即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诱因发病。

  2.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应激源之间在时间上有紧密的联系,一般在遭遇精神打击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发病,症状表现与应激源之间必须有事件上的明确联系。

  3.临床表现虽有较大的变异性,但可归纳为两类表现:

  ①精神运动性抑制,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有的呈木僵状态;

  ②精神运动性兴奋,可伴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如有恐惧性情绪,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在情绪障碍中,焦虑或抑郁也较常见。

  4.病程短暂,症状一般持续时间不长,几小时或几天,1周左右完全缓解,很少超过1周,最长不超过4周,预后良好。

意识障碍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有哪些并发病症,意识障碍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意识障碍并发症

 可并发吸入性肺炎、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改变,还可因昏迷而造成外伤性损害。

意识障碍就诊

意识障碍就诊指南针对意识障碍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意识障碍挂什么科室的号?意识障碍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意识障碍要做哪些检查?意识障碍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意识障碍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意识障碍患者就医,解决意识障碍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

    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3、有病人毫无反应、完全丧失醒觉等伴随症状?

    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5、治疗情况如何?

    6、有无药物过敏史?

    7、家中是否有意识障碍患者?

  •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病科、神经内科
  •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 诊断标准:

    1.确定是否有意识障碍。 2.确定意识障碍的程度或类型,常用的方法有: (1)临床分类法 主要是给予言语和各种刺激,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加以判断。如呼叫其姓名、推摇其肩臂、压迫眶上切迹、针刺皮肤、与之对话和嘱其执行有目的的动作等。 (2)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法 本法主要依据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诂的方法。
  •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逐步拉长复诊周期昏睡减少后,不适随诊。 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待 昏迷减轻后转门诊治疗
  • 重点检查项目:

    1.CT检查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2.心电图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称为心电图(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是帮助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3.颅脑MRI检查

    颅脑MRI检查是对脑部进行MRI检查,用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该患者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颅内肿瘤常引起癫痫,MRI对脑内低度星形胶质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动静脉畸形和血肿等的诊断确认率极高。

意识障碍检查

向您详细介意识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意识障碍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颅脑MRI心电图

  意识障碍检查

  1、确定是否有意识障碍。

  2、确定意识障碍的程度或类型

常用的方法有:

  1)临床分类法,

主要是给予言语和各种刺激,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加以判断。如呼吸其姓名、推摇其肩臂、压迫眶上切迹、针刺皮肤、与之对话和嘱其执行有目的的动作等。

  2)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法:

本法主要依据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令动作的情况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诂的方法。

  3、确定意识障碍的病因。

  4、意识障碍的诊断程序。

  1)重点检查神经体征和脑膜刺激征。

注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巩膜、面容、唇色、口腔及耳部情况、呼气的气味等。

  2)实验室检查:

如血象、静脉血、尿液、肛指、胃内容、胸透、心电图、超声波、脑脊液、颅部摄片、CT及MRI等。

意识障碍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意识障碍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意识障碍应该吃什么药。

意识障碍一般治疗

  意识障碍治疗

一】查明病因,对因治疗。

如脑肿瘤行手术切除、糖尿病用胰岛素、低血糖者补糖、中毒者行排毒解毒等。

  二】对症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氧、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插管辅以人工呼吸。

  2.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

给予强心,升压药物,纠正休克。

  3.有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

如皮质激素、甘露醇、速尿等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行脑室穿刺引流等。

  4.抗菌药物防治感染。

  5.控制过高血压和过高体温。

  6.控制抽搐。

  7.纠正水电解持平衡紊乱,补充营养。

  8.给予脑代谢促进剂。

苏醒剂等。前者如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等,后者如氯酯醒、醒脑静等。

意识障碍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意识障碍应该如何护理,意识障碍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意识障碍一般护理

 意识障碍护理

 1.对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患者,若不能主动进食,要给予输液、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天的热量和其他支持疗法及照顾。

  2.情绪稳定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压抑,避免紧张。

  3.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按时吃饭,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饮水。

意识障碍饮食

饮食适宜: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2、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3、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宜吃食物 宜吃理由 食用建议
草莓 草莓味甘、酸,性凉,归肺、脾经。具有润肺生津,健脾,消暑,解热,利尿,止渴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口舌糜烂,咽喉肿毒,便秘,高血压等症。 干咳无痰,日久不愈时,可用鲜草莓6克与冰糖30克起隔水炖服,每日3次;
蓝莓 蓝莓浆果可以增强对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如在当地农场购买了大量的蓝莓,把其放在烘烤板或托盘的单层内冷冻几小时,确定它们已冻结后,移入一密封容器内,存于冷藏至需要时再取出,至少可存入1年。
鹌鹑蛋 鹌鹑蛋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 鹌鹑蛋一般要先煮熟,然后剥掉外壳,再与其他食材搭配做成菜肴。
饮食禁忌: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2、忌油腻、煎炸类食物;3、忌过咸、生冷饮食;4、忌吸烟酗酒。
忌吃食物 忌吃理由 忌吃建议
油饼 腻、煎炸类食物。 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和治疗。
腌萝卜条 过咸的腌制菜。 不利于疾病恢复。
冰淇淋 生冷饮食。 不利于疾病。

意识障碍饮食原则

  意识障碍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注意饮食均衡,合理饮食,戒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疾病症状专栏 >>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

神志障碍 意识障碍病因 意识障碍鉴别 意识障碍症状 意识障碍并发症 意识障碍就诊 意识障碍检查 意识障碍治疗 意识障碍护理 意识障碍饮食